钱塘怀古(其二)

天地无情日月徂,凤凰山下久榛芜。

独怜内殿成荒寺,空见前山映后湖。

塞北有谁留一老,海南无处问诸孤。

蓬莱阁上秋风起,先向燕京入画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边的怀古之情,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深沉的感慨。首句“天地无情日月徂”开篇即以天地的无情反衬出时间的流逝,暗示历史的变迁。接着“凤凰山下久榛芜”一句,通过描述凤凰山下的荒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衰败与时间的无情。

“独怜内殿成荒寺,空见前山映后湖”两句,将视角转向具体的景物,内殿变为荒寺,前山与后湖相对,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深深惋惜。而“塞北有谁留一老,海南无处问诸孤”则将情感推向更深层次,通过询问塞北和海南的情况,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切。

最后,“蓬莱阁上秋风起,先向燕京入画图”以自然景象收尾,秋风起于蓬莱阁,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象征着历史的轮回。将这一景象比作画图,既是对眼前景色的艺术化处理,也暗含着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怀古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宪上人归临海龙华寺

鞠花开日问归舟,三载钱塘已倦游。

旧业池台因梦去,异乡风土为谁留。

白云山寺枫林晚,黄橘人家海岸秋。

珍重而翁好怀抱,几时同倚夕佳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晓晴坐流止亭俯视山下眠云有作

非烟非雾晓濛濛,万象都归一气中。

深似海时初歇雨,白于绵处不随风。

得閒渐有还山意,偃卧宁无泽物功。

亭际老僧来倚槛,只疑下界顿成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翠微深处为杰上人作

翠微深处乱山中,筑室閒依桂树丛。

夜榻泉鸣空涧雨,晓园花落满林风。

窗含细霭衣长润,桥拥浮槎路不通。

异域十年天万里,几番归梦海云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吕尚书除两浙盐运使

晓别都门柳似烟,大江积雨水如天。

朝中旧听尚书履,吴下新迎运使船。

自古均输资国用,即今纲领任才贤。

莫言此去南京远,咫尺钱塘是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