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果

煮酒堆山果,新茶下粉团。

似梅嫌足核,如蜜少加酸。

公子倾金弹,行人漏蜡丸。

吾乡元不识,归日画图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烧酒烹煮满堆的山果,新采茶叶配以粉团。
像梅花般清雅,但嫌果实核多;如蜜糖般甘甜,又觉稍欠酸味。
贵公子挥洒金弹,过客遗漏了蜡丸。
我家乡的人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只能等回家后再凭记忆描绘出来。

注释

煮酒:烧酒烹煮。
堆山果:满堆的山果。
新茶:刚采摘的茶叶。
粉团:可能指用米粉做的食物。
似梅:比喻清雅。
嫌足核:嫌弃果实核太多。
如蜜:比喻甘甜。
少加酸:觉得不够酸。
公子:贵族或有钱的年轻人。
倾金弹:挥洒金币,形容豪爽。
行人:过路的人。
漏蜡丸:可能是指失落的小物品。
吾乡:我的家乡。
元不识:从未见过。
归日:回家的时候。
画图看:通过绘画来回忆和重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展现了农村丰收后的欢乐生活场景。

“煮酒堆山果”,表明农家在收获季节,山上的果实被摘下并堆积起来准备酿造美酒。这些果实象征着丰硕的收成和喜悦的心情。

“新茶下粉团”,则是形容刚采摘的新鲜茶叶经过初步加工后形成的小团块,散发着清新的香气。这两句交织出一幅农家在丰收后的忙碌与欢愉生活画面。

接下来的“似梅嫌足核,如蜜少加酸”,通过巧妙的比喻,描述了山果和新茶的口感。山果像梅子一样酸,但不至于过分;而新茶的甘甜如同蜂蜜,却又不过度,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味道。

“公子倾金弹,行人漏蜡丸”,则描绘了两个不同人物的场景。公子用金弹进行游戏或狩猎,而行人则在路上点燃蜡烛作为照明。这两句突出了社会生活中不同阶层的人们各自的娱乐和辛劳。

最后,“吾乡元不识,归日画图看”,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由于长久未曾回到故乡,所以即使是记忆中的故乡景象,也只能在归来那天通过绘画的方式去感受和回味。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展现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家乡情怀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中宫致斋

重重绛阙隐琳房,落絮飞花日正长。

著作未谙青琐闼,祠官还伴紫微郎。

林藏鹎鴂随莺转,风引酴醾助酒香。

十载京城倦游客,不知身世在何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书薛绍彭诗编

白杨宿草几离披,忽对遗编动永思。

棠棣先凋空浩叹,图书不展已多时。

岂唯独负游山约,何意重看送我诗。

今日山翁悲复喜,薛家门里有孤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双松堂

叹息前人布政优,手栽松竹助清幽。

当年拨土人何在,今日捎云势未休。

直干几排雷雨怒,细声常伴管弦愁。

若为唤起王摩诘,画个浮休倚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壬戌孙览右司同年以诗见寄用韵和酬

孙郎卧省正当年,曾奏嘉谋玉扆边。

事契且论龙虎榜,行藏休问孝廉船。

从军脱略矜横槊,禦魅迁流喜执鞭。

莫怪子云知遇晚,勒铭终欲上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