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叹息前人布政优,手栽松竹助清幽。
当年拨土人何在,今日捎云势未休。
直干几排雷雨怒,细声常伴管弦愁。
若为唤起王摩诘,画个浮休倚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前人布政优略和手植松竹的描述,展现了对古人高洁品格的赞美与向往,以及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融入。
"叹息前人布政优,手栽松竹助清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那些德才兼备、政治清明的人物的怀念,他们不仅能够治理国家,还能亲手种植松竹,以此来增添居所的清幽雅致。
"当年拨土人何在,今日捎云势未休。"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历史沧桑感和对过往英杰的人物生平的追思。"拨土"指的是古代建造宫室、陵墓时挖掘土方的劳作,这里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过去人物的无迹可寻。"捎云"则形容诗人现在所处之地依旧云蒸霞蔚,自然景观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
"直干几排雷雨怒,细声常伴管弦愁。"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直干几排雷雨怒"形容的是雷雨来临时天气的威猛和自然力的震撼,而"细声常伴管弦愁"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自然景象中,内心却是充满忧愁,仿佛听到了古琴(管弦)的低沉哀鸣。
"若为唤起王摩诘,画个浮休倚白头。" 这两句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想象,诗人似乎想要通过艺术来召唤历史人物王摩诘,这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著称。"画个浮休倚白头"则是诗人希望借助绘画艺术,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与松竹为伴,享受超然物外的悠闲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与清幽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孙郎卧省正当年,曾奏嘉谋玉扆边。
事契且论龙虎榜,行藏休问孝廉船。
从军脱略矜横槊,禦魅迁流喜执鞭。
莫怪子云知遇晚,勒铭终欲上燕然。
人传半隐在龙门,天启松斋遇远孙。
水石蔽亏包废寺,版图磨灭指邻村。
如将绿野还裴度,不见潜溪付李藩。
壁土未乾三易主,洛阳城里有名园。
洛阳才子见长沙,自识中丹鬓未华。
文武才全皆不试,丹青笔妙更谁加。
老杉列在堂皇上,小景将归学士家。
我有故山常自写,免教魂梦落天涯。
荆棘芃芃百尺堆,路人云此是丛台。
雨中漳浦明还灭,门外青山去又来。
歌啸且从今日乐,是非谁管后人哀。
靓妆袨服寻为土,不似昆明堑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