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尺丰碑立路南,尽停车马试来看。
不知神道是谁墓,为问康王何代官。
初谓流传须永永,安知磨灭已漫漫。
姓名不足标青史,休把将来碇石看。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马之纯的作品,名为《断碑》。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路边见到一块百尺高的大碑,碑上所刻的人物和事迹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辨认。这反映了时间流逝、历史沧桑的主题,也隐含着对过往英雄人物被遗忘的感慨。
首句“百尺丰碑立路南,尽停车马试来看”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高大的石碑矗立在道路南边,行人驻足观赏,连车马都停下来细看。这里通过"尽停车马"强调了这块碑的宏伟与吸引力。
接着,“不知神道是谁墓,为问康王何代官”表达了诗人对于碑文内容的好奇和探究。由于字迹模糊,不仅不知道这座墓葬属于哪位神灵,也无法得知所谓"康王"是哪一朝代的人物。
“初谓流传须永永,安知磨灭已漫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载易逝的感慨。最初以为那些英雄事迹会长久流传,但实际上这些信息却随时间而消磨,变得模糊不清。
最后,“姓名不足标青史,休把将来碇石看”则是诗人对于个人的名声和功绩在历史上的渺小感慨。即使名字刻在石碑上,也难以逃脱被时间抹去的命运,因此不必过于执着于未来是否会有人记得自己。
这首诗通过对一块断 碑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功名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不详
太极初时欠一梁,漂流偶见石城傍。
曾闻禹庙还如此,可见川祇欲效祥。
不但千年无朽蠹,能令满殿有芬香。
要将盛事传来世,画出梅花十丈长。
忆昔诸贤扶晋室,冠盖多于此云集。
坐中翻作儿女悲,世换人非但陈迹。
我来正值三月春,花落鸟啼春寂寂。
江河虽异事略同,风景不殊今视昔。
磨灭英雄得丧多,山重水复无终极。
安能郁郁老江左,尅复神州当勠力。
未论重见管夷吾,祇今谁为楚囚泣。
徙倚令人三叹息,徙倚令人泪横臆。
狄夷相残春又春,时乎时乎难再得。
人与韶音渺莫闻,山如羽卫自森森。
不封不树知何处,漫说零陵古到今。
二妃千古恨难刊,不谓南巡遂不还。
空使湘江江上竹,至今犹染泪痕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