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驾行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新晴。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愁生。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

消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相萦。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形式: 词牌: 引驾行

翻译

通往京城的道路上红尘飞扬,落日余晖中,芳草凄凄的长安古道上,满是游子行人。让人断魂的地方,游宦的人万里迢迢西征。天初晴,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和气暖心,抬望眼见那如花的乡村。花草树木掩映着道路,挥鞭之时已过长亭。愁从心生,悲伤地怀念在京城的情人,现在已远在千里之外了。还记得送别时,两个人手握着手相互凝望,她莲花般的红艳脸庞被盈盈泪水打湿,叫人刻骨铭心。
转而念及两人分离后,每到良辰美景,她一定凄冷清苦无比,辗转难眠,也许已然将我的归期屈指算好。情意绵绵无限,二人空有万般的追思回忆,真的不如尽量早归,好与日思夜慕的情人相会。绣帐帷幕里,二人同眠共枕,我将那别离后的万般思念和千般牵挂,对她一一诉说。

注释

红尘:飞扬的尘土,形容繁华热闹。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断魂:灵魂从肉体离散,指爱得很深或十分苦恼、哀伤。
迢迢:形容遥远。
韶光:美好的春光。
和气:清和的空气。
隐映:指路被草木隐蔽掩映。
长亭:古时每隔十里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作行人休憩和饯别之处。
凤城:据传,秦穆公有女名弄玉,能吹箫引凤,凤凰曾降落京城,遂京城又名“丹凤城”。
后常以“凤城“称呼京城。
行行:行而又行。
莲脸:比喻女子的脸容如莲花一般红艳娇媚。
盈盈:形容泪水清澈晶莹。
消凝:销魂凝神,形容辗转思念。
花朝月夕:良辰美景。
耿耿:烦躁不安貌。
萦:牵绊。
争如:怎如。
倾城:指绝世美女,此处指心上人。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长安街头景象,夕阳西下,道路两旁是暮草丛生,显得凄清而孤独。主人公骑着马匹踏上西行之路,心中充满离愁别绪。雨后初晴,阳光明媚,轻烟薄雾中透出温暖的气息,沿途花村若隐若现,经过长亭时,更添离别之感。

词人接着回忆起与心爱之人分别时的情景,泪水滑落,女子的美丽容颜仍清晰在眼前。他想象着她独自在冷清的夜晚,面对空荡的银屏,思念之情难以入眠。他计算着归期,虽然满心牵念,却只能在远方空自相思。

最后,他渴望能尽快回到家中,与她共枕于绣帷深处,倾诉这份深深的思念和牵挂。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后的相思之苦和对团圆的期盼。柳永以婉约的笔触,将离别之痛和思念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引驾行

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

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愁睹。

泛画鹢翩翩,灵鼍隐隐下前浦。

忍回首、佳人渐远,想高城、隔烟树。几许。

秦楼永昼,谢阁连宵奇遇。

算赠笑千金,酬歌百琲,尽成轻负。南顾。

念吴邦越国,风烟萧索在何处。

独自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

形式: 词牌: 引驾行

忆帝京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形式: 词牌: 忆帝京

题吴兰雪《新田十忆图》(其一)

一幅生绡一段春,乡心真似转车轮。

宵深便有梦归去,也恐难分十处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斗百花(其三)亦名夏州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形式: 词牌: 斗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