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家尺五天,行人指城东。
老槐阅世故,高荫自清风。
叵量陵谷变,犹叹斤斧空。
故国岂乔木,遂应人与同。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淹的作品,名为《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于江左不胜感离之情用韦苏州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作十诗以寄(其三)》。从这短暂的摘录中,我们可以窥见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我家尺五天,行人指城东。”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居所之高远,同时也反映出外界对于这处风景的认知与赞美。这里的“尺五天”可能是指居所接近云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老槐阅世故,高荫自清风。” 这两句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槐树,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树荫高大,随着清风摇曳,不仅形象生动,也寓意深长。这里的“阅世故”和“自清风”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自然永恒的感慨。
“叵量陵谷变,犹叹斤斧空。” 这两句中,“叵量”一词通常用于形容山川之壮丽,这里可能是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诗人感叹陵谷的变化,却又提到“斤斧”,这可能是在反思自然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故国岂乔木,遂应人与同。” 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这里的“故国”不仅是指物理上的家乡,更包含了文化和情感层面的归属。在文末,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自然界与人类共同的和谐状态。
整体来看,这段摘录展现了一种对高远、古老、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不详
我车疾驱无停辀,君马既秣犹少留。
客怀那更见行色,胜地不能成纵游。
君去我愁归路远,黄叶霜风山意晚。
几时云外有音来,早送文书遮病眼。
汝生十七年,不离父母膝。
抗言求自试,立意坚且必。
父母不汝拒,汝志诚少匹。
束书下扁舟,挂席飞鸟疾。
书来报善达,授馆亦云佚。
进修不多言,祝汝慎非一。
邯郸梦里武陵溪。春色醉冥迷。
花压帽檐欹,谩赢得、红尘满衣。
青蛇飞起,黄龙喝住,才是酒醒时。和露饮刀圭。
待月满、长空鹤归。
万里倦行役,秋来瘦几分。
因看河北月,忽忆海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