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四十二)

藏山于泽,藏舟于壑。一真不可藏,怕尔满寥廓。

传家清白有风规,圆陀陀地无棱角。

形式: 偈颂

翻译

将高山深藏于湖泊之中,将船只隐匿在山谷之内。
真实的事物无法隐藏,它会充满广阔的空间。

注释

藏:隐藏。
山:高山。
泽:湖泊。
舟:船只。
壑:山谷。
一真:真实的。
不可:无法。
寥廓:广阔的空间。
传家:家族传承。
清白:廉洁正直。
风规:家风规范。
圆陀陀:圆润无棱角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偈颂,以藏山于水、藏舟于谷的隐喻,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藏山于泽,藏舟于壑"描绘了看似能隐藏的事物其实无法真正遁形,暗示着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痕迹和规律。"一真不可藏,怕尔满寥廓"进一步强调了真理或真实的存在无法被遮掩,它会充盈整个宇宙,无所不在。

"传家清白有风规,圆陀陀地无棱角"则借家族家风的比喻,说明高尚品德的传承如同圆润无暇的宝石,没有锋利的边缘,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圆融无碍的精神境界。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表达了对真理与美德追求的赞美。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八十九)

雨从何来,不离问处。森罗大千,出乎方寸。

照中之虚,静中之动,衲僧分上常相共。

寒露濡松夜气清,皋禽惊起月巢梦。

举刘端公问云居:雨从何来?居云:从端公问处来。

形式: 偈颂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九)

劫前机,肘后印,用而无痕,空而不尽。

是谁造作大千,出自虚明方寸。

你侬欲去泥瘢,匠石不悭斤运。

形式: 偈颂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七六)

家法简严,非二非三。月来明湛水,云退露寒岩。

真机自得妙处,谁参不是文殊。

白槌后也应,千古屈瞿昙。

形式: 偈颂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二○四)

一物长灵,十方普应。骑声跨色,超眺越听。

浩浩也能纵能横,如如也能动能静。

参饱丛林个样人,取饭不问谁家甑。

佛云常乞是清规,一切食中斯正命。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