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南塘尚书汝谈二首(其二)

一自黄台咏摘瓜,伤心吾道竟非耶。

病来陶侃少献替,老去谢安微误差。

万里长江饶一曲,连城白璧略纤瑕。

太玄草就无人识,付与知音弟子芭。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自从在黄台吟咏摘瓜的诗篇,心中不禁感慨我的道路真的错了么。
病中我像陶侃那样少有建言献策,年老后又如谢安般微有差池。
万里长江曲折多姿,即使连城价值的白璧也难免有些许瑕疵。
深奥的太玄经完成却无人理解,只能交付给能识货的知音弟子们。

注释

黄台:古代宫殿名,此处借指朝廷。
吾道:指个人的信念或人生道路。
陶侃:东晋名臣,以勤政、直言闻名。
献替:进献意见和建议。
谢安:东晋宰相,以从容应对淝水之战著名。
纤瑕:细微的缺点。
太玄:魏晋玄学著作,深奥难懂。
知音弟子:能理解和欣赏的人,此处指传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挽赵南塘尚书汝谈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我们逐行解读:

一自黄台咏摘瓜,伤心吾道竟非耶。

这里的“黄台”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事件,诗人在那里咏叹摘瓜的情景,而“吾道”则暗示诗人对自己的处世之道感到伤心,因为这种生活态度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

病来陶侃少献替,老去谢安微误差。

这两句中,“陶侃”和“谢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们以清廉著称。诗人通过提及他们,用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以及对友人的赞美之意。同时,这里也透露出诗人因病痛苦,感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

万里长江饶一曲,连城白璧略纤瑕。

这里的“万里长江”和“连城白璧”都是形容事物的宏伟与完美。诗人通过这些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才华与品德的赞赏,以及希望友人能在浩瀚如江海、坚硬无瑕的道路上前行。

太玄草就无人识,付与知音弟子芭。

最后两句中,“太玄草”本是道教中的仙药,意指难以寻觅的珍奇之物。诗人将这种稀有之物比作自己的心志和才华,而“付与知音弟子芭”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这些难得的人生财富传授给理解自己、与自己气味相投的人。

整首诗中,王迈通过对古人的引用,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既展现了自己的心境,也表达了对友人赵南塘尚书汝谈的深切赞美和不舍。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挽赵南塘尚书汝谈二首(其一)

屈贾文章蚤善鸣,长杨制诰晚尤精。

天仙一念堕尘世,属籍千年谁老成。

贺表明明规宝庆,谏箴字字砭端平。

不堪耆旧凋零尽,泪到南塘觉尽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挽致政朱司户二首(其二)

一生铁砚费磨钻,老去耽书废食眠。

不惜空门求利果,只将心事博长年。

思贤已矣悲行路,福善昭然有老天。

他日儿孙须鼎贵,燕山阴德剩流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致政朱司户二首(其一)

枕上功名泪不乾,镜中勋业老犹看。

起家喜有千金子,入手才沾九品官。

衮衮天朝来锡赉,匆匆人事异悲欢。

最怜当日称觞处,桂茂兰芳萱草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挽崇清陈侍郎五首(其五)

小试济川手,东西两玉虹。

谁知千载计,更在十年中。

砥柱老弥壮,恩波流不穷。

向来香一瓣,心事与天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