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居即事十首(其三)

少小骨成傲,既壮不能迁。

神取千秋达,气收天下贤。

已惭多羁系,况忍学周旋。

智非山膏下,胡为自寇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春日山居即事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傲骨,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傲骨逐渐被现实磨砺,无法轻易改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智慧与贤能的追求。

“少小骨成傲”,开篇点出诗人年少时的个性特点——傲骨。这傲骨并非简单的自负,而是对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坚持。“既壮不能迁”,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发现自己的傲骨难以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暗示了人生的不易和成长的代价。

“神取千秋达,气收天下贤”,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时间与智慧的理解。他认为,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修炼,才能达到长久的成就,同时吸引和汇聚天下的贤才。这里蕴含着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和对人才的重视。

“已惭多羁系,况忍学周旋”,诗人反思自己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感到束缚和无奈,甚至有些后悔当初未能更加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这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现实的洞察。

“智非山膏下,胡为自寇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智慧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并非源自表面的积累或外在的教导,而是内心深处的觉醒和自我反省。这里的“寇煎”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困扰或挣扎,诗人借此表达出寻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春日山居即事十首(其四)

所少素心侣,索居意转长。

独爱雪堂客,千秋生气翔。

掀髯浮霄汉,俯视尘土行。

吾欲从之游,故为俗子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日山居即事十首(其五)

前贤曾提耳,邀我游太冥。

日休与日拙,孰醉而孰醒。

苦认魂为梦,咸迷影即形。

曷不观空色,虚缄冲漠扃。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春日山居即事十首(其六)

纷纷尝我者,其中败几层。

一事微欺性,百为总皆崩。

周官慎伪载,大易戒羞承。

所以渊明子,不复较斗升。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春日山居即事十首(其七)

只今图幽适,贞怀勉绳操。

窈室环流水,清漱有馀陶。

仰观太空静,始觉浮云劳。

阅世敢云久,聊复纵翔翱。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