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西岩图》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欲写沧浪愧不才”,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未能完全捕捉其神韵的遗憾。接着,“画图今喜见君开”一句,转而赞美友人严彦恭所绘之《西岩图》,让诗人得以一窥西岩之美。
“峰峦影落寒潭静,欸乃声从返照来。”这两句描绘了山峰倒映在静谧的寒潭中,夕阳余晖下传来渔舟唱晚的声音,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接下来,“千顷白波龙伯国,百年高兴子陵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广阔的水面与历史人物的典故相结合,既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闻君早晚趋金阙,风雨渔矶长绿苔。”预示着友人即将离开,前往更高远的地方,而诗人则在风雨中的渔矶旁,期待着绿苔的生长,象征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友情、历史与未来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