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屏精舍诸友

山中遗老彫零尽,太息于今复数谁?

东郭幽人频曳履,南冈诸子总能诗。

夜窗灯影分书幌,午榻茶烟飏鬓丝。

何处令人发深省,永明湖上立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寄南屏精舍诸友》由元末明初诗人郯韶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生活图景。首句“山中遗老彫零尽”,以“遗老”二字开篇,暗示了时光流逝,岁月沧桑,山中的老者已寥寥无几,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念之情。接下来,“太息于今复数谁?”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当今能够与之相匹配的人物的疑问与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下知音难觅的无奈。

接着,诗人通过“东郭幽人频曳履,南冈诸子总能诗”两句,描绘了山林中隐士与文人的生活场景。东郭的幽人频繁地行走,南冈的诸子则擅长诗歌创作,展现了山林中既有隐逸之士的闲适生活,又有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人文景观。

“夜窗灯影分书幌,午榻茶烟飏鬓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与白天的不同生活画面。夜晚,诗人独自在窗前读书,灯光映照着书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白天,则是在午后的榻上品茶,茶香弥漫,鬓丝随风飘动,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山林生活的静谧与舒适。

最后,“何处令人发深省,永明湖上立多时”两句,将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诗人站在永明湖畔,长时间站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或是对过往与未来的深思,或是对友情与人生的感悟。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细腻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66)

郯韶(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 字:九成
  • 号:云台散史
  • 籍贯:湖州吴兴

相关古诗词

同报复元上人登南冈文笔峰兼简句曲外史

橘林风细凉飔生,石磴雨滑褰衣行。

双肩正如野鹤立,左耳忽若秋蝉鸣。

孰云耽诗并齐己,我爱玩世惟弥明。

对床著屐歌楚语,若个杖藜来细听。

形式: 古风

题王仲弘县尹所藏高彦敬尚书巴陵山水图

尚书爱画山,落笔生远色。

微茫洞庭野,迥与湘渚隔。

青山迤逦盘春空,江波欲落江树重。

望中云梦开七泽,猿啼直与巴陵通。

王郎家住巴陵道,按图只说巴陵好。

巴陵女儿歌《竹枝》,微风落日行人少。

山中春雨生石田,柴门流水声溅溅。

钓竿长日倚沙树,扁舟中阁生晴烟。

爱此只合山中住,十年作官不归去。

高堂见画夜梦之,墓中离离湿秋露。

白头官满思转多,江南酒美仍蹉跎。

人生得意夜行乐,酒酣且和巴陵歌,王郎王郎奈尔何!

形式: 古风

和仲举张博士见寄

金沟河上柳千条,濯濯轻阴覆画桥。

华夹御城涵晓日,波回仙沼应春潮。

曾闻献赋趋三殿,想见承云丽九霄。

欲听钧天尘梦隔,苏台凉月夜寥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晓发商溪戏简玉山且要和

商山西头花满烟,画船银烛理丝弦。

翠屏何处惊残梦,卧看青天春月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