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南屏精舍诸友》由元末明初诗人郯韶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生活图景。首句“山中遗老彫零尽”,以“遗老”二字开篇,暗示了时光流逝,岁月沧桑,山中的老者已寥寥无几,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念之情。接下来,“太息于今复数谁?”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当今能够与之相匹配的人物的疑问与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下知音难觅的无奈。
接着,诗人通过“东郭幽人频曳履,南冈诸子总能诗”两句,描绘了山林中隐士与文人的生活场景。东郭的幽人频繁地行走,南冈的诸子则擅长诗歌创作,展现了山林中既有隐逸之士的闲适生活,又有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人文景观。
“夜窗灯影分书幌,午榻茶烟飏鬓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与白天的不同生活画面。夜晚,诗人独自在窗前读书,灯光映照着书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氛围;白天,则是在午后的榻上品茶,茶香弥漫,鬓丝随风飘动,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山林生活的静谧与舒适。
最后,“何处令人发深省,永明湖上立多时”两句,将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诗人站在永明湖畔,长时间站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或是对过往与未来的深思,或是对友情与人生的感悟。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细腻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