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余洵的《东山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寺院景象。诗中以“烟水东湖阅几湾,维舟散步又东山”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悠远的山水画卷之中,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乘舟游历,漫步于山水之间的闲适与自在。
接着,“鹤归古殿钟初歇,僧指高坟草未删”两句,通过鹤归、钟声初歇和僧人指点高坟、野草未除的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
“落日峰低侵眼碧,疏林云淡比心閒”则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景色,落日映照下的山峰显得格外碧绿,稀疏的树林和淡薄的云彩仿佛映照着诗人的心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悠闲。
最后,“翻嫌丞相施金重,时有催租吏叩关”两句,以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权贵奢华和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矛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