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汝州西四十里,自此皆山驿骑行,山上漫成

缓辔宽缰过坦途,高高下下乱山初。

句成最恨蹄前失,惊破诗魂是蹇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驴行走在山间小道上的独特体验。首句“缓辔宽缰过坦途”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地驾驭着驴子,缓缓前行在平坦的大道上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高高下下乱山初”则将视线转向了前方,群山起伏,高低错落,预示着即将进入崎岖的山路。

“句成最恨蹄前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微妙情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诗人的灵感如泉涌出,但偏偏在这美好的时刻,驴蹄的轻微声响却打断了诗人的思绪,仿佛是天籁之音被突然的干扰所破坏,让诗人感到遗憾和惋惜。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创作过程中的瞬间灵感的珍视,也暗示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微妙互动,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

最后一句“惊破诗魂是蹇驴”将主题推向高潮。诗人以“诗魂”来形容自己的创作灵感,而“蹇驴”则是现实中的障碍。这句话意味着,正是这看似平凡的驴子,不经意间打破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使他的灵感消失殆尽。这种表达既幽默又富有哲理,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类创造力易受外界影响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创作过程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琐事的幽默处理,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情趣。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内埠渡伊水至辛店三十里,其閒崖壑甚佳

地僻春能透,落花香满衣。

渡桥因涧石,开店倚山厓。

下走宽驴力,谋沽散客怀。

鸣禽如报我,此地可茅斋。

形式: 五言律诗

行次白杨镇登观音阁

征鞍才解便登台,旬日尘襟此顿开。

细麦层层青作浪,浮云滚滚白成堆。

山晴树色如相见,风逆花香不肯来。

多谢黄鹂能鼓吹,诗肠瘦尽句还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行望孔城村

山村景佳绝,揽辔为迟迟。

矮矮隐茅屋,高高出酒旗。

枝风非杨柳,树雪是棠梨。

驴背人遥羡,村中自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经熊耳山

熊耳峰何壮,诸山拥一尊。

高将中岳并,远见三秦门。

驴背风多大,衣前云可扪。

纷纷罗列者,看去是儿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