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伯泳涯侍郎守温陵(其二)

西山无物与泉民,底使民如父母亲。

凡日用间无不敬,满腔子里尽吾仁。

我熏知见香犹旧,公涤中和印一新。

愿广桐乡依恋意,寒泉秋菊祀千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西山没有什么能给予泉边的百姓,为何要让百姓像对待父母一样亲近。
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体现尊敬,心中充满我的仁爱。
我深知见到的清香依旧,您的公正和平和焕然一新。
希望在桐乡广泛传播这份依恋之情,每年秋天用寒泉秋菊祭祀长久纪念。

注释

西山:指代某个有泉水的山。
泉民:住在泉水附近的人们。
底使:为何使得。
亲:像对待亲人一样。
凡:所有。
日用:日常生活。
敬:尊敬。
吾仁:我的仁爱之心。
熏知:深感。
见:见到。
香犹旧:香气依旧。
公涤:您的清洗(比喻公正净化)。
中和:公正和平和。
印一新:焕然一新。
愿:希望。
桐乡:地名,可能有特定的文化或情感关联。
依恋意:深厚的情感依恋。
寒泉秋菊:象征清高和坚韧的秋季菊花。
祀:祭祀。
千春:千年或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送赵伯泳涯侍郎守温陵(其二)》。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赞美朋友高尚品德的诗篇。

"西山无物与泉民,底使民如父母亲。" 这两句通过形象地描绘了西山泉水与人民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将这种关系比喻为父母与子女之情,表达了一种深厚的关爱。

"凡日用间无不敬,满腔子里尽吾仁。" 这两句强调了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应持有一颗恭敬的心,以及心中充满了仁爱之情,这也从侧面映衬出了诗中所赞美的人物形象。

"我熏知见香犹旧,公涤中和印一新。" 这两句通过对比,说明了自己虽然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过去美好的记忆(熏香),但朋友则像清澈的水一般,能不断地带来新的和谐与平静。

"愿广桐乡依恋意,寒泉秋菊祀千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情能够长存,就如同广阔的桐林村庄中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以及在寒冷的泉水边,秋天的菊花盛开,象征着纯洁与坚韧,祈愿这份友谊能伴随岁月流转而永恒不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美好人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送真西山赴召

一朝三命下金銮,独有先生出处难。

学术颜曾千载上,行藏吕范二公间。

莫言一木难支厦,须向中流力障澜。

爱助盖为天下计,丈夫心事颇相关。

形式: 七言律诗

送莆守赵孟坚汝固司舶温陵

君不见有唐元结守舂陵,湘湖一道盗纵横。

独元所治一无犯,镇抚孤垒如金城。

又不见祁公曾作乾州牧,移镇凤翔何迅速。

两州之民境上争,先把州麾后钧轴。

使君来莆全似元,精明旗帜张辕门。

威风惠雨相劘拂,鼠辈不敢闯吾藩。

使君去莆仍似杜,截镫遮留喧道路。

吾莆赤子方有依,泉何为者争吾父。

我将软语劳莆人,此地幸与泉为邻。

刁斗相闻邹近鲁,瘠肥不比越视秦。

使君风采压人望,莆亦倚泉为保障。

渠魁缚致藁街前,四野腥膻行涤荡。

长淮以北多风埃,社稷正倚经纶才。

出平西贼入衮绣,一韩一范何人哉。

书生自顾老无力,不能从公取俘馘。

愿将诗颂纪中兴,浓墨大字书浯石。

形式: 古风

送黄同年京甫必昌赴广西提干二首(其二)

君过羊城见菊坡,先生不出意如何。

蜀嘘淮沸人挺乱,京火郊雷天荐瘥。

石介不亲逢庆历,龟山何策救宣和。

狂生忧国头如雪,送客无悰作好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黄殿讲成父赴广东漕四首(其四)

尺一催归白玉京,浮云偏妒月华明。

凤凰远举弋何慕,鶗鴂争鸣草不馨。

馆列翘才难致仕,杖携灵寿莫扶倾。

重瞳不见贾山久,犹驾轺车作德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