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万窍轩轩渐怒号,坐来浑怕屋山摇。

洞庭曾听咸池乐,吴会饱闻沧海潮。

此地风声真有似,残春人意正无聊。

云师又洒天街雨,明日千宫好上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万千孔窍愤怒地呼啸,坐在这里只担心房屋山峦摇晃。
在洞庭湖曾聆听过天籁般的咸池音乐,吴越之地也饱听过汹涌的沧海潮声。
此处的风声确实像那残春时节,人们的心意正感到空虚无聊。
云师又在天街上洒下细雨,明天皇宫里的朝会想必会顺利进行。

注释

万窍:形容众多孔窍。
轩轩:形容声音宏大。
怒号:大声呼啸。
浑:完全,非常。
屋山摇:房屋和山似乎都在摇动。
咸池乐:古代传说中的天籁之音,象征着祥瑞。
吴会:指吴越地区。
沧海潮:大海的潮汐,象征宏大壮观。
风声真有似:风声听起来就像。
残春:春季将尽的时候。
人意:人们的心情。
无聊:空虚无趣。
云师:对云的尊称,这里可能指风雨之神。
天街雨:天空中落下的雨。
明日:明天。
千宫:众多宫殿。
好上朝:适合上朝的好天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来势汹涌的大风,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万窍轩轩渐怒号"一句,以拟声词"轩轩"形容狂风之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强烈的氛围。"坐来浑怕屋山摇"则从人物情感转换为客观场景的描绘,表达了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无力与恐惧。

接下来的两句"洞庭曾听咸池乐,吴会饱闻沧海潮",诗人通过回忆历史上著名的宴会和壮观的景象,以此来强调当前大风所带来的非凡体验。"此地风声真有似,残春人意正无聊"则转向内心感受,指出在这样的季节与环境中,人的情绪也随之变得烦躁和不安。

最后两句"云师又洒天街雨,明日千宫好上朝",通过神话中的“云师”来形象地表达风雨即将到来的景象,并以此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变化与希望。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情感起伏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大雪

穷年阙雨谩悲歌,喜见凌晨雪意多。

天上乱花初剪玉,楼头密影已翻波。

轮蹄著路纤尘断,庭宇无风凛气和。

寄语云师勤覆护,莫令光景漏银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书省即事

恩旨雠书到午休,笑谈连手得优游。

窗声渐渐回脩竹,庭实鲜鲜亸石榴。

风色洗清天畔阙,鼓声遥转日边楼。

群仙暂驾飞鸾去,从此蓬山更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五鼓

永夜无尘事,閒眠似道堂。

纸窗分晓色,絮被借春阳。

万虑此中息,一身今可忘。

周公不足梦,佳趣在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其三)

南津瀺灂夜风微,投晓湖灵更发机。

想像虚空闻帝乐,逡巡波浪匝天围。

三湘路指平芜转,两舸帆争白鸟飞。

却上丛祠荐牲酒,荆云隐隐尚朝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