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师道似之赴宁都尉二首(其一)

造谤端平岁,时髦一网空。

君为梨岭后,名在蕊宫中。

躐等轻馀子,知音迈钜公。

莫嫌登第晚,试看艾轩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公正的年份里谣言开始滋生,时尚潮流瞬间空无一物。
您是梨岭之后的杰出人物,名声在蕊宫中流传。
您超越他人,轻视其余的人,您的知己超过大人物。
不要嫌弃登科及第来得迟,看看艾轩翁的例子就知道了。

注释

造谤:诽谤。
端平:公正。
时髦:流行趋势。
一网空:全部消失。
梨岭后:梨岭的杰出人物(比喻有才华的人)。
蕊宫:古代宫殿,这里指声誉或名望之地。
躐等:超越等级。
轻馀子:轻视其他人。
知音:知己,理解并欣赏你的人。
钜公:大人物。
登第:科举考试及第,指取得功名。
艾轩翁:艾轩翁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晚成但最终获得成就的人物,用来鼓励不要怕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送林师道似之赴宁都尉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期望。

"造谤端平岁,时髦一网空。"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即将面临的考验和挑战保持乐观态度。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存在诽谤和不平的事,但终究会显现真相,正如天上的星辰,即使被云雾遮挡,最终也能重新散发出光芒。

"君为梨岭后,名在蕊宫中。"

诗人以梨岭比喻朋友的高洁品格,而“名在蕊宫中”则预示着朋友未来将会声名远播,受到朝廷重用和赞誉。“蕊宫”常指代皇宫中的花园或精舍,这里象征着权力中心。

"躐等轻馀子,知音迈钜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理解和支持。“躐等”意为等待良机,“轻馀子”则是指朋友的才能将得到展现,而“知音”意味着真正懂得音乐(这里比喻理解和欣赏)的人,正如古代乐师钜公,诗人希望自己的祝福能够被朋友听到,并给予他力量。

"莫嫌登第晚,试看艾轩翁。"

最后两句劝慰朋友不要因为成功的时间而感到懊恤,因为历史上有许多伟大人物都是在壮年后期或老年才成名的,如艾子、轩辕等人。诗人鼓励朋友坚持自己的追求,相信终将会有所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友情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是一首富含哲理与激励意味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送郑邛叔圭之博罗尉四首(其四)

是邑经兵火,今才补少痕。

要教民击壤,毋遣吏椎门。

文惠残碑在,坡仙醉墨存。

公馀勤物色,幽兴入琴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郑邛叔圭之博罗尉四首(其三)

初宦南游日,去年西啸时。

岂无风竹兴,剩有雪梅诗。

一尉聊且浼,诸公定见知。

勉旃行好事,远业此其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郑邛叔圭之博罗尉四首(其二)

三十年朋友,诗筒几往还。

君才游宦海,我正赋囚山。

滩鶒何时下,沙鸥镇日閒。

升沉踪迹异,心事却相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郑邛叔圭之博罗尉四首(其一)

奇士束科目,炯如金在沙。

孤吟娱草带,几度见槐花。

此举衣才绿,相看鬓欲华。

泥金墨犹湿,已报熟葵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