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雨斜风入乱山,湿云堆里见东关。
一筇来访林间寺,杜宇数声春又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风光图。"细雨斜风入乱山",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春日里细雨和斜风穿梭于层叠的山峦之中,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湿润感的氛围。"湿云堆里见东关"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通过湿云缥缈间隐约可见的东关,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一筇来访林间寺"中的“一筇”指的是一种简陋的小舟,这里用以形容诗人乘坐小舟穿越丛林,前往深藏于山林之中的寺庙。这种隐逸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种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杜宇数声春又还"中,“杜宇”指的是一种鸟类,这里用以比喻时光的流逝。而“春又还”则表达了春天到来又将离去的轮回,通过杜宇的叫声传递出对生命循环的感慨。整句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无常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情怀。
不详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一溪清泚万峰环,人过重重紫翠间。
绿竹乔松三十里,云中犹未见苏山。
斜阳骑马末山隈,淡碧晴空雁字回。
一片愁怀似黄叶,晚风吹送九峰来。
兔葵燕麦撼春风,废址颓垣古县封。
聚落已迁江上去,隔林已旧雨三峰。
城外斜溪踏水过,不沿危磴却扪萝。
明朝又入宜春去,想近湖湘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