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上高

城外斜溪踏水过,不沿危磴却扪萝。

明朝又入宜春去,想近湖湘山更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我踏着斜坡的溪流过桥
不走陡峭的石阶,而是攀缘藤萝

注释

城外:城池之外。
斜溪:倾斜的小溪。
踏水过:踩水过河。
危磴:危险的台阶。
却:反而。
扪萝:摸索着藤萝前行。
明朝:明天。
宜春:地名,可能指某个春天景色优美的地方。
想:推测。
湖湘:泛指湖南地区,湖指洞庭湖,湘指湘江。
山更多:山景会更加繁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城外斜溪踏水过,不沿危磴却扪萝",诗人在早晨踏着溪流的清水,不走险峻的山路,却选择了顺手牵引着藤萝前行,这里展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束缚的超脱。

"明朝又入宜春去,想近湖湘山更多",诗人在清晨即将再次启程前往宜春之地,内心充满了对美丽自然景观的向往。"湖湘山"通常指的是位于中国南方的湖南省境内的洞庭湖及周边的山脉,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胜之地,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理标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思想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收录诗词(131)

阮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 生卒年: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郴江百咏(其九)三怀堂

东京吏治孰称循,范晔才书十二人。

前日桂阳三太守,许谁来此继芳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郴江百咏(其二)上仙阁

曲槛危梯紫翠中,苏仙宅畔古城东。

不须更著登山屐,万岫千峰一日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郴江百咏(其八十二)久留冈

颍人间欲问郴人,卫飒如何似寇恂。

只恐当时遮道者,不应皆是惜留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郴江百咏(其四)山阴堂

修竹苍苍似剡川,浮觞可继永和年。

不知谁有羲之笔,欲写兰亭第二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