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气概如虹俺得知,留吴那肯竖降旗。
北人不解欺心语,正恐南人作浅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坚定不移、志存高远的英雄气概。"气概如虹俺得知"表明诗人对于那种像彩虹一般壮丽、不可阻挡的气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留吴那肯竖降旗"则显示出即使身处困境之中,也绝不低头投降的坚毅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北人不解欺心语,正恐南人作浅窥"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的洞察以及对可能出现的误解和浅薄观察的担忧。这里的"北人"与"南人"很可能是指代不同地区或群体,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地理划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自信。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南宫吾故人,才名三十年。
江城秋日落,此别意苍然。
大儿聪明到,青岁已摧颓。
回风吹独树,吾宁舍一哀。
隔河见胡骑,朝进东门营。
皇皇使臣体,词气浩纵横。
早约戎装去看城,联镳壕上叹风尘。
谁知关出西门外,憔悴世间无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