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笔橐上严宸,真为侍从臣。
袖中周礼在,言外孔堂春。
亟草閒居赋,宁惭勇退人。
空馀文作冢,书带已成尘。
诗中“笔橐上严宸,真为侍从臣”两句,通过对“笔橐”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作为一名文臣,对于朝廷政务的参与和认同。在古代,文臣多以笔墨为职,故“笔橐”成为文臣身份的象征。而“真为侍从臣”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官职地位,表明其是真正的近侍之臣。
“袖中周礼在,言外孔堂春”两句,则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掌握。古代士人多怀袖中有书,以示其学问渊博。而这里的“周礼”,指的是古代的典章制度,而“言外孔堂春”则是说诗人的言谈举止皆带有儒家学说的气息,给人以温文尔雅之感。
接下来的“亟草閒居赋,宁惭勇退人”两句,表现了诗人在仕途上的选择和自我反省。“亟草閒居赋”中的“亟草”,有急促草书之意,可能是指诗人在闲居时仍不忘著述,以此自娱。而“宁惭勇退人”则显示了诗人的谦逊态度,对于那些敢于直言和勇于退隐的人物保持一种敬意。
最后,“空馀文作冢,书带已成尘”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往文学遗产的感慨。“空馀文作冢”,形象地描述了古籍浩如烟海,而“书带已成尘”则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对于那些已经被时间掩埋的知识和文化的怀念。
综上所述,方岳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份、文化态度、仕途选择以及历史感慨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宋代文臣的多重面貌。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诸老各凋零,公乎独典刑。
草堂春得句,雪户夜谈经。
岁月头从白,江山眼共青。
斯文今已矣,天亦自冥冥。
我昔识平川,初鸣偃室弦。
议题春雨夜,探榜晚秋天。
两柳今安在,枯梅画不传。
向来诗酒地,独立意茫然。
一角玉麟寒,何心獬豸冠。
满腔秋沆瀣,披腹玉琅玕。
讲入经三昧,书成义不刊。
阳城遗碣在,老泪不胜弹。
山中亦云乐,蔬甲手耘芟。
面熟鸟窥户,眼生云穴岩。
树蟠根可坐,路碍石休劖。
每笑陶弘景,犹将隐结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