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精舍游集

良游因时暇,乃在西南隅。

绿烟凝层城,丰草满通衢。

精舍何崇旷,烦局一弘舒。

架虹施广荫,构云眺八区。

即此尘境远,忽闻幽鸟殊。

新林泛景光,丛绿含露濡。

永日亮难遂,平生少欢娱。

谁能遽还归,幸与高士俱。

形式: 古风

翻译

趁着闲暇时光,我来到城市的西南角。
绿色的烟雾笼罩着层叠的城墙,繁茂的草木布满了大道。
精致的屋舍多么宽敞,让人从繁忙压抑中解脱出来。
彩虹般的架子提供阴凉,登高远望可以看见八方景色。
身处此地,尘世的纷扰仿佛远离,忽然听到独特的幽鸟鸣叫。
新的树林映照出光芒,丛丛绿意含着湿润的露珠。
漫长的日子明亮却难以满足,平生少有这般欢乐。
谁能急着回去呢,有幸能与高尚之士一同停留。

注释

良游:美好的游览。
时暇:闲暇的时间。
西南隅:城市的西南角。
绿烟:形容绿色植物弥漫的景象。
层城:层叠的城墙。
通衢:大路,主要道路。
精舍:精致的屋舍或寺庙。
崇旷:高大而空旷。
烦局:烦恼和困扰。
弘舒:宽广舒展。
架虹:像彩虹一样的架子。
构云:形容建筑高耸入云。
八区:指四方八面,天下。
尘境:尘世,世俗的环境。
幽鸟殊:独特或稀有的幽静鸟类。
新林:新生的树林。
泛景光:反射出光芒。
丛绿:丛丛的绿色植物。
露濡:被露水打湿。
永日:漫长的白天。
亮难遂:明亮但难以满足的心情。
少欢娱:很少有欢乐。
遽还归:匆忙回去。
高士:品德高尚的人。
俱:一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在闲暇之时漫步于西南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绿色的烟雾笼罩着层叠的城墙,而道路两旁则是繁茂的草木。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历,更是在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精舍何崇旷,烦局一弘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妙庙宇的向往和对俗世纷扰的心境。这里的“精舍”指的是清净幽雅的佛寺或道观,而“崇旷”则形容其庄严而高远,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逃离现实世界的愿望。

"架虹施广荫,构云眺八区"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欣赏和融入之情。这里的“架虹”指的是彩虹横跨天际,而“广荫”则是树木投下的宽阔阴影;“构云”则是云气在空中聚集,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眺八区”则是远望八方的景色。

"即此尘境远,忽闻幽鸟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虽然身处尘世,但心灵却已飞翔到遥远的地方。这里的“幽鸟”指的是深山老林中难以听到的鸟鸣声,它代表着一种超脱和宁静。

"新林泛景光,丛绿含露濡"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新生的森林和草地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以及植物吸收雨露后的滋润状态。“新林”指的是春季萌发的树木,而“丛绿”则是密集的绿色植被,"含露濡"则形容着植物在晨露中沐浴得湿润。

"永日亮难遂,平生少欢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即使是在美好光景中,也很难长时间保持愉悦的心情,因为平凡的生命中欢乐时刻总是稀缺。

最后,"谁能遽还归,幸与高士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高士(指的是修行者或隐逸之士)一起返回到宁静世界的渴望和幸福感。这里的“遽还”意味着迅速回返,而“高士”则是那些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心灵超脱以及对美好时光珍惜的深刻情感。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行路难

荆山之白玉兮。

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

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环今似玦。

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

傍人见环环可怜,不知中有长恨端。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其一)宫中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杂曲歌辞(其二)宫中调笑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杂体五首(其一)

沈沈匣中镜,为此尘垢蚀。

辉光何所如,月在云中黑。

南金既雕错,鞶带共辉饰。

空存鉴物名,坐使妍蚩惑。

美人竭肝胆,思照冰玉色。

自非磨莹工,日日空叹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