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谷二首(其一)

江城已月芳菲尽,残紫深绯到谷中。

最是庐山佳丽处,我来萧飒已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江城的春天已经过去,花朵凋零,只剩下紫色和深红色的花在山谷中残留。
庐山是最美的地方,但我来时已是秋风萧瑟。

注释

江城:指代某个城市的江边。
已:已经。
月:指代农历月份。
芳菲:盛开的花朵。
尽:完毕,结束。
残紫深绯:凋零的紫色和深红色花朵。
谷中:山谷内部。
庐山:中国著名的山脉。
佳丽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我来:我到达的时候。
萧飒:形容风声凄凉或事物衰败。
秋风:秋季的风。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江城景色的诗句,诗人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江城已月芳菲尽"表明了季节的转换,月亮下的花香已经散去,暗示着夏日的繁华不再,而秋天的气息渐渐弥漫开来。

"残紫深绯到谷中"则是对景色的细腻描写,紫色和深红色的词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给人以层次感。这些颜色被赋予了“残”和“深”的修饰,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到感受。

"最是庐山佳丽处"中的“最是”表达了一种至高无上的赞叹之情,而“庐山佳丽处”则具体指出了这幅景色的地点,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区。这不仅强调了自然美景的极致,也映射出诗人对于这一景点的深厚感情。

"我来萧飒已秋风"中,“我来”表明诗人的到来,而“萧飒”则是秋天特有的声音,通常形容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这里用以形容秋风的到来,不仅让人感受到凉爽的气息,也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色彩、声响和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江城秋天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切情感。每一个字眼都显得那么精确且富有意象,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萧飒秋风中的凉意,以及庐山佳丽之处的绝妙风光。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馆中呈鲁直

日过鳌山三丈红,陈编相对鬓如蓬。

朱门请谒无时了,且访东邻慢?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黄州二首(其二)

山上泉声风雨来,门前峰色画屏开。

仙居洞里桃花古,不是刘郎去后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黄州夜泊听水声因为绝句以广欧阳公诗话

泠然非徵亦非商,夜久清音入梦长。

人道官蛙成鼓吹,我知风水是霓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寓目

啾啾黄雀在枝间,岁晚荒郊怨苦寒。

容易惊飞无处所,人家曾借画图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