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唯留古,书多半是经。

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

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

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寄身千载下,聊游万物初。

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

双关防易断,只眼畏难全。

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

形式:

翻译

只有古老的琴声流传下来,书籍中大多是古代的经典。
横截桑树枝做手杖,直接剪下竹皮做头巾。
夜晚在琴亭中鹤的警醒声,春天酒瓮里的黄莺啼鸣。
颜回只以追求道德为乐,原宪并不因贫穷而忧伤。
生活在千年之后,暂且游历万物的起源。
想让无形变为有形,反而觉得真实变得空虚。
防止轻易断裂需双关牢固,独眼易残缺令人畏惧。
鱼鳞状的防御抵御九方,鹤翅环绕保护三面。

注释

琴曲:古代的琴声或音乐。
古:古代。
半:大多。
经:古代经典或儒家经典。
横裁:横向切割。
桑节杖:用桑树枝做的手杖。
直剪:直接剪裁。
竹皮巾:用竹皮做成的头巾。
鹤警:鹤的警觉叫声。
琴亭:弹琴的地方。
莺啼:黄莺的啼鸣。
酒瓮:装酒的大缸。
颜回:孔子的学生,以德行著称。
原宪:孔子的学生,以清贫生活著名。
聊游:暂且游历或体验。
万物初:万物的起源或开始。
无作有:从无形到有形。
实成虚:真实变为虚无。
双关:这里指稳固的基础或关键点。
畏难全:害怕难以保持完整。
鱼鳞张九拒:像鱼鳞般排列的防御抵挡九方来敌。
鹤翅拥三边:鹤翅环绕保护三个方向。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悠远,它通过对琴曲、书卷等物品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文化的留恋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中的“琴曲唯留古”与“书多半是经”两句,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哀愁。

“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两句,则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简约而不失雅致的生活态度。这些动作似乎也蕴含了一种对自然、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

在“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两句中,夜晚的琴声与早春的鸟鸣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是对时节更迭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寂寞夜晚和新生的喜悦。

“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颜回、原宪的崇敬,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对于物质贫乏持有一种超然的看法。

“寄身千载下,聊游万物初”两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想要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历史的长河中,与自然万物共融。这种心态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永恒与超越尘世的追求。

“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则是诗人对于创作和艺术的一种深刻认识,表达了一种对真实与虚幻界限模糊的感悟,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最后,“双关防易断,只眼畏难全。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四句,通过对军事防御工事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于坚守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的强调,同时也可能隐喻着诗人在精神世界中的自我防御与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位文人的内心独白,它通过多重意象和深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自然、艺术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情怀。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迎春东郊

玉管潜移律,东郊始报春。

銮舆应宝运,天仗出佳辰。

睿泽光时辈,恩辉及物新。

虬螭动旌旆,烟景入城闉。

御柳初含色,龙池渐启津。

谁怜在阴者,得与蛰虫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