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缠头曲

鹍弦铁拨世无有,乐府旧工惟尚叟。

一生喙硬眼无人,坐此困穷今白首。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韩妇。

轻帆渡海风掣回,满面尘沙和泪垢。

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

尔来一见哀骀佗,便著臂韝躬井臼。

我惭贫病百不足,强对黄花饮白酒。

《转关》、《濩索》动有神,雷辊空堂战窗牖。

四弦一抹拥袂立,再拜十分为我寿。

世人只解锦缠头,与汝作诗传不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缠头曲》,创作于北宋时期,由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苏轼所作。苏轼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句“鹍弦铁拨世无有,乐府旧工惟尚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音乐遗产的怀念之情。鹍弦,即古代一种弹奏丝绸乐器;铁拨,则是演奏时使用的工具。在这里,苏轼借此抒发自己对于已经失传的古乐府旧工的惋惜。

“一生喙硬眼无人,坐此困穷今白首。”诗人自叹一生坚韧不拔,但却无人赏识,只能在贫困中度过时光,最终头发变白。

接下来的两句“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韩妇。”描绘了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女子,她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琴艺,就像古代著名的女乐师呼韩一样。翠鬟,即女子头上的装饰。

“轻帆渡海风掣回,满面尘沙和泪垢。”诗人用轻帆渡海比喻自己漂泊不定,但又不得志,因此面目蒙尘,眼中含泪。

“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青衫,即平民服饰;湓浦客,是指普通百姓;红袖,则是女子衣装的一部分;曹纲手,可能暗示着女子在操劳中。

“尔来一见哀骀佗,便著臂韝躬井臼。”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旦相遇,便如同穿上臂韝(一种古代袖套)般贴心,感受彼此间的情谊深厚。

“我惭贫病百不足,强对黄花饮白酒。”这两句流露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困境的自责之情。虽然身体多病,但依然强打精神,与友人共同享用简单的黄花和白酒。

“《转关》、《濩索》动有神,雷辊空堂战窗牖。”这两句提及了古代乐曲《转关》与《濩索》,并形容其旋律优美,如同灵魂在空旷的厅堂中穿梭,击打着窗棂。

“四弦一抹拥袂立,再拜十分为我寿。”诗人提及琴有四根弦,一旦弹奏,便如同拥抱着衣袖站立,表演结束后再次鞠躬致意,祝愿自己长寿。

最后,“世人只解锦缠头, 与汝作诗传不朽。”则是诗人对于世俗之人只懂得追求物质享受(以锦缠头为象征),而他与友人共同创作的诗篇,却能流传千古,不会磨灭。

整首诗通过苏轼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音乐、友情以及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刁同年草堂

不用长竿矫绣衣,南园北第两参差。

青山有约长当户,流水无情自入池。

岁久酴醚浑欲合,春来杨柳不胜垂。

主人不用匆匆去,正是红梅著子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

上苑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

花时腊酒照人光,归路春风洒面凉。

刘氏宅边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桃香。

岩头匹练兼天净,泉底真珠溅客忙。

安得道人携笛去,一声吹裂翠崖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其一)

解组归来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凉。

捲帘堂上檀槽闹,送客林间桦烛香。

浅量已愁当酒怯,非才犹觉和诗忙。

何人贪佩黄金印,千柱耽耽琐北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