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惜别之情。
"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谷寺庙景色,"苒苒"和"娟娟"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谷中的寺庙和林间的山峰,给人一种柔美、连绵不绝的感觉。
"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 这两句则转向了建筑物,"阑干"指的是栏杆或长廊,"上处远"表明这些建筑与远方相连,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结构"是寺庙建筑的精细构造,而"坐来重"则强调了这种构造的宏伟和庄严。
"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 这两句转向了人物活动,"骑马行春径"描绘了一位策马而行的旅人在春天的小路上前进的情景,而"衣冠起晚钟"则是说这位旅人到了傍晚时分,被寺庙里的钟声唤醒,这里"衣冠"指的是旅人的装束。
"云门青寂寂, 此别惜相从。"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不舍的离别之情,"云门"指的是寺庙的大门,而"青寂寂"形容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此别"是说这次告别,而"惜相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友人同行的时光珍惜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传递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