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八咏分得剪烛题

烧烛茅庐下,长吟思不迷。

金盘落灰烬,清影照羁栖。

风度摇难定,更残刻渐低。

西窗千古意,何夕重分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茅庐中焚烛长吟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思考与孤独的韵味。首句“烧烛茅庐下”,简洁地勾勒出场景,烛光映照下的茅屋,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长吟思不迷”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状态——长时间地吟诵,思绪却未曾迷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

“金盘落灰烬,清影照羁栖。”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描述,金盘象征着诗人的创作工具或某种珍贵之物,其落于灰烬之中,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清冷的光影投射在诗人身上,既是对诗人孤独形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对诗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风度摇难定,更残刻渐低。”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微风与时间的流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时间的推移。风的摇曳不定,仿佛是诗人思绪的起伏;而更残(即更漏,古代计时工具)的刻度逐渐降低,则象征着夜晚的深沉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与珍惜。

最后,“西窗千古意,何夕重分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与瞬间、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西窗,既是物理空间的指向,也是时间与记忆的象征,它承载着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遐想。而“何夕重分题”则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即何时能再次找到灵感与创作的火花,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持续性的渴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时间、艺术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64)

吴希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林希哲

此日湖山路,霜风玉树枝。

顿成千古别,不尽百年悲。

丹桂秋香早,青灯夜影迟。

严翁双涕泪,便是忆君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张养正都宪

先生原将种,东观早蜚英。

统制新衔命,羌胡已识名。

岂为投笔叹,暂作请缨行。

沙草关南戍,旌旗塞下营。

背人时草檄,入幕夜谈兵。

文武真兼济,忠勤定有成。

战袍团绣廌,介马粲朱缨。

意气吞群羯,勋庸播两京。

百年今故典,万里此长城。

宵旰忧心泰,边陲指日清。

关张非俊杰,韩范本儒生。

佩得黄金印,归来谢圣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陈师召之南京太常

歌罢骊驹更问程,老逢离别倍伤情。

论交况是髫年故,结社须为晚岁盟。

蓬岛天连钟阜近,容台地并玉堂清。

迂疏愿得从君后,欲挽仙舟且莫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屠元勋之南京寺丞得何字韵

文学推君第一科,紫金山色待经过。

相看尽道故人少,欲别应愁芳草多。

列棘堂深新雨露,判花笔在足阳和。

不知去住怀人地,秋水芙蓉隔几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