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观与哲理的诗句,通过千岩万壑的不懈努力,来比喻人生追求高远目标的不懈追求。远看时方能真正理解其卓越之处,体现了事物或人的价值往往需要从宏观角度去审视。
溪涧虽然细小,却也无法被固定,不断流动,最终汇入广阔的大海,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波涛。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命运的隐喻。溪涧与大海的关系,可以比作个人与社会、宇宙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个体最终融入整体的哲思。
诗中的意境开阔,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山水之美,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个人的位置。
不详
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
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
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
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海岳宴咸通,七载秉钧调四序。
今遣股肱亲养治,一方狱市获来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