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湖上

乌帽筇枝散客愁,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馀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黑色的帽子和竹杖驱散了游子的忧愁,不妨让胥吏和沙鸥一同相伴。
迎着风,躺在竹席上,仿佛能平息酷暑,靠近水面的窗户,仿佛在探寻一丝秋意。
远处的茶炉在树林中若隐若现,钓鱼的竹筒常常在月光下收起。
漂泊江湖四十多年,哪里还会相信人间还有蜀州这样的地方。

注释

乌帽:黑色的帽子。
筇枝:竹杖。
散客愁:驱散游子的忧愁。
胥史:胥吏,古代官职名。
沙鸥:海鸥。
枕簟:竹席。
欺暑:平息酷暑。
帘栊:窗户。
探借:探寻。
茶灶:煮茶的炉灶。
林下:树林中。
钓筒:钓鱼的竹筒。
江湖:指四处漂泊的生活。
四十馀年:四十多年。
梦:梦想。
蜀州:古地名,今四川成都一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夏日湖上》,描绘了夏日湖边的闲适生活。首句“乌帽筇枝散客愁”以乌帽和筇杖(竹杖)的形象,暗示了诗人的闲散和些许离愁。次句“不妨胥史杂沙鸥”则写诗人与胥吏(小吏)一同享受自然,融入了湖上的沙鸥,流露出随和的人生态度。

“迎风枕簟平欺暑”描绘了湖边乘凉的情景,枕着竹席感受微风习习,仿佛暑气都被吹散。“近水帘栊探借秋”进一步渲染了湖边的清凉,靠近水面的窗户仿佛能带来初秋的凉意。

“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两句,通过描绘远处林中的茶灶和月下的钓筒,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既有品茗的雅趣,又有垂钓的乐趣。

最后,“江湖四十馀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四十余载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眼前平静蜀州生活的怀疑与惊喜,流露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湖上的生活画面,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心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夏日感旧四首(其二)

五侍仙祠两挂冠,此生略有半生闲。

啸歌雨笠烟蓑底,来往山村县郭间。

一粒何当换凡骨,数杯且复驻颓颜。

胡尘扫尽知何日,不隐箕山即华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夏日感旧四首(其三)

吴人那惯粟浆酸,茶碗聊沾舌本乾。

身病不堪闲客搅,日长惟忆异书看。

流年冉冉谁能驻,长夏迢迢亦已残。

步有新船君贺我,西风先梦上严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夏日感旧四首(其一)

北窗枕簟卧陶翁,树树鸣蝉叶叶风。

睡觉残书栖懒架,浴回细葛覆熏笼。

一藤未遂名山去,半卷还惊旧历空。

妄想金丹君莫笑,清班曾是长仙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夏日感旧四首(其四)

独居无复客嘲边,终日颓然饱即眠。

护砚小屏山缥缈,摇风团扇月婵娟。

桐阴忽见翻双鹊,石罅时闻落细泉。

避暑不须河朔饮,转头即见早秋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