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十七)

慵刻芙蓉传永漏,休誇丽藻鄙汤休。

且为小囤盛红粟,别有珍禽胜白鸥。

拾栗远寻深涧底,弄猿多在小峰头。

不能更出尘中也,百炼刚为绕指柔。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不再雕刻荷花以计时,也不夸耀华丽的文辞轻视汤休。
暂且为小仓库储存红色谷物,另有珍奇飞禽胜过白鸥。
捡拾栗子常去深山溪谷,戏耍猿猴多在小山之巅。
无法再超脱尘世纷扰,即使百炼的刚毅也变得如绕指柔情。

注释

慵刻:懒得雕刻。
永漏:永久的漏壶,古代计时器。
丽藻:华丽的文辞。
鄙汤休:轻视汤休,可能指某人或某事被看不起。
小囤:小仓库。
红粟:红色的谷物,可能指小米。
珍禽:珍贵的鸟类。
白鸥:白色的海鸥。
拾栗:捡拾栗子。
深涧:深深的山谷溪涧。
弄猿:戏耍猿猴。
尘中:尘世。
百炼刚:经过多次锻炼的坚硬。
绕指柔:形容非常柔软,能绕过手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过着自给自足、远离尘世的生活。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

"慵刻芙蓉传永漏,休誇丽藻鄙汤休。"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在自然界中缓慢流逝的感觉,芙蓉花开得悠闲自在,而不是急于一时。同时,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过度夸张地描述那些华美但已不再重要的事物,也不要贬低那些平凡却实用的东西。

"且为小囤盛红粟,别有珍禽胜白鸥。" 这两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自足,他收获的是自然赋予的简单财富——红色的谷物,而不是追求外界的奢侈品。他也提到另一种比白鸥更为珍贵的鸟类,可能是指某种稀有或美丽的鸟。

"拾栗远寻深涧底,弄猿多在小峰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的活动,他在溪流中寻找落叶,在小山丘上与猿戏耍。这不仅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也反映了隐士的心境——远离尘嚣,亲近自然。

"不能更出尘中也,百炼刚为绕指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淡然,以及他对于内心修炼的坚持。他不再追求外界的功名利禄,而是将自己的意志和精神磨练得更加坚韧如铁,犹如百炼的钢铁。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十八)

业薪心火日烧煎,浪死虚生自古然。

陆氏称龙终妄矣,汉家得鹿更空焉。

白衣居士深深说,青眼胡僧远远传。

刚地无人知此意,不堪惆怅落花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十九)

露滴红兰玉满畦,闲拖象屣到峰西。

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

古堑细烟红树老,半岩残雪白猿啼。

虽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满蹊。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二十)

自休自已自安排,常愿居山事偶谐。

僧采树衣临绝壑,狖争山果落空阶。

闲担茶器缘青障,静衲禅袍坐绿崖。

虚作新诗反招隐,出来多与此心乖。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二十一)

石垆金鼎红蕖嫩,香阁茶棚绿巘齐。

坞烧崩腾奔涧鼠,岩花狼籍斗山鸡。

蒙庄环外知音少,阮籍途穷旨趣低。

应有世人来觅我,水重山叠几层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