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池春望

五年外地看清明,袖手低回过客亭。

谢絮楚萍无定著,春光如我更飘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在异乡度过清明节的情景,表达了漂泊之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五年外地看清明”,点明时间跨度与地点变化,诗人已经在外漂泊五年,却只能在异乡度过传统节日清明,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绪。

次句“袖手低回过客亭”,通过动作描写进一步展现诗人的情感状态。袖手表示无所作为,低回则暗示内心的徘徊与犹豫,过客亭则强化了诗人作为外来者的身份,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三句“谢絮楚萍无定著”,运用比喻手法,将飘落的花瓣(谢絮)和随波逐流的浮萍(楚萍)比作自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如同这些没有固定归宿的事物一样,四处漂泊,没有安定之所。这种比喻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最后一句“春光如我更飘零”,将春光拟人化,春光本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象征,但在这里却与诗人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与美好事物之间的距离感。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尽管现实中的他仍处于漂泊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异乡时的孤独、迷茫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13)

李献甫(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兴庆池书所见

短短菰蒲刺水青,翠萍开处鉴波明。

画船转过垂杨外,水面风来闻乐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长安行

长安道,无人行,黄尘不起生榛荆。

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

向来百二秦之形,秪今百二秦之名。

我闻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

将军誓守不誓战,战士避死不避生。

杀人饱厌敌自去,长安有道谁当行。

黄尘漫漫愁杀人,但见蔽野鸡群鸣。

河东游子泪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

长安道,无人行,长安城中若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别春辞

东皇按辔来何迟,人间二月才芳菲。

六十日春能几时,不如意事常相随。

一声啼鴂花片飞,把酒却与春别离。

春缓归,听我歌,滔滔岁月如流波,贵忧孰与贱乐多。

吾宁不欲列华鼎、驰鸣珂,香屏倚妓荐绮罗。

人生赋分有定在,谁能买愁费天和。

长安市上酒如海,跨驴径上胭脂坡。

酒酣醉舞双婆娑,春自来去如予何。

形式: 古风

秋风怨

疏星耿耿明天河,夜凉翠幕生微波。

碧梧委叶傅金井,一夕秋风将奈何。

春风令人和,秋风感人悲。

妾愁自与秋风期,秋风争管人别离。

灯灺垂红粉泥暗,龟甲屏风云影乱。

络纬吊月啼不断,莲漏压荷夜未半。

凉飘萧萧入疏竹,枕底寒声碎琼玉。

敲愁撼睡睡不明,花露盈盈泫鱼目。

秋风且莫吹,念妾守空闺。

嫁狗随走鸡随飞,九死莫作荡子妻。

郎薄倖,妾薄命,花自无言絮无定。

碧云暮合郎未归,几度妆成掩明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