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台晚坐忆梦得

汲泉洒小台,台上无纤埃。

解带面西坐,轻襟随风开。

晚凉闲兴动,忆同倾一杯。

月明候柴户,藜杖何时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汲取清泉洒在小台上,台上干净没有丝毫尘埃。
解开衣带面向西方坐着,轻薄的衣襟随着风儿飘开。
傍晚时分凉爽起来,闲适的情趣涌上心头,想起曾与友人一同畅饮。
明亮的月光照着门扉,手执藜杖的朋友何时才能到来?

注释

汲泉:取水。
纤埃:极微小的灰尘。
解带:解开衣带,表示放松、休闲。
轻襟:轻薄的衣襟。
晚凉:傍晚的凉意。
闲兴:闲适的情趣。
倾一杯:畅饮一杯,指饮酒。
柴户:用柴做成的门,代指简陋的居所。
藜杖:用藜草制作的手杖,常指老年人使用的拐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坐在小台上,那里干净无尘。解开衣带,面向西坐,轻薄的衣襟随风轻轻飘动。这时节是晚凉之时,心中涌现出闲适的情怀和对往事的回忆,仿佛与梦得一起倾倒一杯酒。月光明亮,等待柴门前的信号,而手持藜杖(一种简单的行走助行工具)不知何时才能到来。

诗中流露出的是诗人对宁静夜晚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句简洁自然,情感真挚,是白居易擅长的风格,体现了他平民化、通俗化的文学主张。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小池二首(其一)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

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

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小池二首(其二)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

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小阁闲坐

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

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

静闻新蝉鸣,远见飞鸟还。

但有巾挂壁,而无客叩关。

二疏返故里,四老归旧山。

吾亦适所愿,求闲而得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剪削乾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

近来吹者谁得名,关璀老死李衮生。

衮今又老谁其嗣,薛氏乐童年十二。

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润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发声。

山头江底何悄悄,猿声不喘鱼龙听。

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

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

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

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

下声乍坠石沈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明旦公堂陈宴席,主人命乐娱宾客。

碎丝细竹徒纷纷,宫调一声雄出群。

众音覼缕不落道,有如部伍随将军。

嗟尔阳陶方稚齿,下手发声已如此。

若教头白吹不休,但恐声名压关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