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游太原

孤帆几日悬,楚客思飘然。

水宿南湖夜,山离旧国年。

秋风高送雁,寒雨入停蝉。

此去勤书札,时常中路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孤舟独自漂泊多日,游子心神不定
夜晚在南湖水面歇息,远离故乡山水已多年
秋风吹过,大雁高飞,寒雨降临,蝉声停止
这次出行,我将勤写信件,常常会在路途中传递

注释

孤帆:形容孤独的船只。
悬:悬挂,此处指孤舟漂泊。
楚客:指客居楚地的人,即游子。
飘然:形容心情不定,思绪飘忽。
水宿:在水上过夜。
南湖:泛指南方的湖泊。
旧国:故乡。
秋风:秋季的凉风。
高送雁:高飞的大雁。
寒雨:寒冷的雨水。
停蝉:使蝉停止鸣叫。
勤书札:频繁书写书信。
中路传:在路上传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在第一句“孤帆几日悬”中,诗人通过一个悬挂多日的孤独船帆来表达出行者即将启程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出发前的那种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的“楚客思飘然”则是从主观上表达了诗人作为楚地之客,对远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迷离感。

第二句“我宿南湖夜,山离旧国年”,诗人通过自己在南湖过夜的经历,以及所见到的山峦与旧日国度之间的距离来强化这种对故土的怀念。这里的“宿”字用得甚妙,既表达了时间上的停留,也隐含了一种情感上的驻足。

第三句“秋风高送雁,寒雨入停蝉”,则是通过季节的变换和自然景象来烘托离别之情。秋风送雁,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形容边塞悲凉的意象,而“寒雨入停蝉”则增添了一份萧瑟凄清,蝉是夏日常见的昆虫,它们在秋天的寒雨中无处躲藏,更显得生灵的孤独与无依。

最后两句“此去勤书札,时常中路传”,则是诗人对即将远行朋友的嘱咐和自己的承诺。尽管身处异乡,但通过频繁的书信往来,可以在精神上减少彼此之间的距离感。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重情谊的一种美德,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幅离别之情的画面。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游塞北

朔野正秋风,前程见碛鸿。

日西身独远,山转路无穷。

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

君看河外将,早晚拟平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友人游蜀

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

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

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

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厉图南往荆州觐伯

云水入荆湘,古来鱼鸟乡。

故关重隔远,春日独行长。

山溜含清韵,江雷吐夜光。

郡中词客会,游子更升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台州唐兴陈明府

见说海西隅,山川与俗殊。

宦游如不到,仙分即应无。

瀑布当公署,天台是县图。

遥知为吏去,有术字茕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