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帆几日悬,楚客思飘然。
水宿南湖夜,山离旧国年。
秋风高送雁,寒雨入停蝉。
此去勤书札,时常中路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在第一句“孤帆几日悬”中,诗人通过一个悬挂多日的孤独船帆来表达出行者即将启程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出发前的那种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的“楚客思飘然”则是从主观上表达了诗人作为楚地之客,对远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迷离感。
第二句“我宿南湖夜,山离旧国年”,诗人通过自己在南湖过夜的经历,以及所见到的山峦与旧日国度之间的距离来强化这种对故土的怀念。这里的“宿”字用得甚妙,既表达了时间上的停留,也隐含了一种情感上的驻足。
第三句“秋风高送雁,寒雨入停蝉”,则是通过季节的变换和自然景象来烘托离别之情。秋风送雁,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形容边塞悲凉的意象,而“寒雨入停蝉”则增添了一份萧瑟凄清,蝉是夏日常见的昆虫,它们在秋天的寒雨中无处躲藏,更显得生灵的孤独与无依。
最后两句“此去勤书札,时常中路传”,则是诗人对即将远行朋友的嘱咐和自己的承诺。尽管身处异乡,但通过频繁的书信往来,可以在精神上减少彼此之间的距离感。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重情谊的一种美德,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幅离别之情的画面。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朔野正秋风,前程见碛鸿。
日西身独远,山转路无穷。
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
君看河外将,早晚拟平戎。
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
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
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
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
云水入荆湘,古来鱼鸟乡。
故关重隔远,春日独行长。
山溜含清韵,江雷吐夜光。
郡中词客会,游子更升堂。
见说海西隅,山川与俗殊。
宦游如不到,仙分即应无。
瀑布当公署,天台是县图。
遥知为吏去,有术字茕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