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草窗挽章

刘均癖于诗,老大意转豪。

举目一世空,振衣千仞高。

左顾少陵杜,右盻彭泽陶。

琐琐儿女语,呫嗫徒嗷嗷。

仰天肆大嚼,对客挥长毫。

剂量古与今,针砂诗与骚。

一一中膏肓,竖子焉能逃。

惜哉抱所见,白首竟莫遭。

巳矣勿复道,落日悲风号。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挽章《刘草窗挽章》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是对刘均这位诗人之才的深情悼念与赞美。诗中以刘均的个性、志趣和创作成就为线索,展现了其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与成就。

首句“刘均癖于诗,老大意转豪”点出刘均对诗歌的痴迷与热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诗歌创作的气势愈发豪迈。接下来“举目一世空,振衣千仞高”描绘了刘均在诗歌世界中的高远追求,仿佛他能够超越世俗,站在崇高的精神境界之上。

“左顾少陵杜,右盻彭泽陶”一句,通过引用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少陵野老)和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名字,表达了刘均对古代优秀诗歌传统的深深敬仰与追随。同时,“琐琐儿女语,呫嗫徒嗷嗷”则以反衬手法,强调了刘均对俗世琐碎言语的不屑,以及对真正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仰天肆大嚼,对客挥长毫”形象地描绘了刘均在创作时的激情与投入,面对宾客也能挥洒自如,展现其诗歌才华。接下来的“剂量古与今,针砂诗与骚”表明刘均在诗歌创作中既汲取古代经典,又关注现代生活,力求融合古今,创新诗歌形式。

“一一中膏肓,竖子焉能逃”赞扬了刘均诗歌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认为即使是那些浅薄的后辈也无法逃脱其诗歌的魅力。“惜哉抱所见,白首竟莫遭”表达了对刘均未能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可和赞誉的惋惜之情。

最后,“巳矣勿复道,落日悲风号”以自然景象的衰败象征刘均生命的终结,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的才人的哀思与怀念。整首挽章通过对刘均生平、性格、创作及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卓越贡献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兀坐有感

兀坐一室中,荡荡天地宽。

坐看百世上,宛在瞬息间。

开眼无间隔,身如生羽翰。

顿然忽有悟,不觉喟然叹。

女织为我衣,男耕为我食。

岂但我一身,全家赖资给。

我身乃大蠹,何以报天德。

形式: 古风

送郑通判还襄阳

我昔游新河,君时犹未冠。

有如金在镕,气燄巳光烂。

京华再见之,风采殊旧观。

青松既出壑,势愈凌霄汉。

对庭违夙心,佐郡试新宦。

政声如江潮,日日临堤岸。

况当有事秋,一日百趣办。

事机纷以沓,无不迎刃断。

骥足虽可展,犹自困羁绊。

去去宜努力,莫起贤劳叹。

时方需异材,九重正宵旰。

形式: 古风

送蒲进士赴铅山县

科名进士重,仕宦宰邑难。

羡尔英妙姿,致身青云端。

牛刀初小试,遽尔涖剧繁。

一朝谢师友,茕然吏民间。

众目胥睊睊,万口哗以欢。

寒者待我衣,饥者待我餐。

晦者赖以明,郁者赖以宣。

一身百责萃,事事来相关。

所贵各当理,事妥民斯安。

况当江闽交,孔道多往还。

一事胡可苟,顷刻宁暂闲。

时时怀隐忧,念念斯民艰。

民乃吾子姓,财乃民肾肝。

民身即我身,心肉何忍剜。

圣朝待士厚,发策亲临轩。

何以报国恩,民者君之天。

爱民即爱君,慎勿忘斯言。

形式: 古风

听琴为柯状元乃尊作

幽人事佳遁,开轩对阳明。

兴来拂瑶轸,畅我平生情。

心中有真趣,指下无繁声。

上弦叶风薰,下弦谐凤鸣。

坐觉胸襟开,尘滓顿以清。

纷纷浊世中,入耳皆琶筝。

何当谢尘务,枕流阶下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