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相写给赵举人的寄赠之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期许。
首联“前年相见深相慰,别去飘蓬复渺然”,诗人回忆起与赵举人上次相聚时的温馨与慰藉,而分别后,赵举人如同浮萍一般四处漂泊,形单影只,显得格外渺小。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赵举人比作随风飘荡的浮萍,形象地描绘出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助。
颔联“悬榻可禁风雨夜,过江常梦孝廉船”,表达了诗人对赵举人生活境遇的关切。即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希望赵举人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安心栖息的地方,避免风吹雨打。同时,诗人还常常在梦中见到赵举人乘坐着孝廉之船过江,暗含着对赵举人未来仕途顺利、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颈联“汉家博士先三传,扬氏门生守太玄”,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表达了对赵举人的敬意与期待。汉代的博士是学术权威,这里的“三传”可能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代表了儒家经典的学习与传承;而“扬氏门生守太玄”则可能是指扬雄的弟子们坚守《太玄经》的学问,这里借以赞扬赵举人在学术上的追求与坚守。
尾联“何日云霄排羽翮,祥鸾逸鹄看高骞”,表达了诗人对赵举人未来的无限期许。诗人想象着有一天,赵举人能够展翅高飞,翱翔于云霄之上,成为像祥鸾(吉祥的鸟)和逸鹄(自由飞翔的鸟)一样的杰出人物,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与高尚的人格。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高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