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滟滟横波思有馀,庾楼明月堕云初。
扬州寒食春风寺,看遍花枝尽不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感的意境。开篇"滟滟横波思有馀,庾楼明月堕云初"两句,以江水和庾信故居庾楼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以及心中所剩下的那份淡淡的情愫。这里的“滟滟横波”形容江水悠长而平缓,暗示一种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而庾楼之下,明月初升,云雾缭绕,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哀愁的夜景。
接着,“扬州寒食春风寺,看遍花枝尽不如”两句则转换了场景和情感。诗人在扬州的春风寺品尝寒食(一种冷食),却发现即便是看尽了花枝,也无法比拟心中的那份难以忘怀的情愫。这两句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抛弃,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过往情感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淡淡哀愁和深沉思念的诗篇。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构筑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一掷虽然未得卢,惊人不用绕床呼。
牢之坐被青云逼,祗问君能酷似无。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
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
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
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
伤心正叹人间事,回首更惭江上鸥。
鶗鴂声中寒食雨,芙蓉花外夕阳楼。
凭高满眼送清渭,去傍故山山下流。
官总芸香阁署崇,可怜诗句落春风。
偶然侍坐水声里,还许醉吟松影中。
车马照来红树合,烟霞咏尽翠微空。
不因高寺闲回首,谁识飘飘一塞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