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诸偶缘安有,实相非相偶。
虽神如季咸,终亦失而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答俞秀老》。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蕴含着作者对于人生际遇和命运的独到见解。
“诸偶缘安有,实相非相偶。” 这两句表达了对偶然相遇的人或事物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尽管在现实中我们会经历许多偶然的遭遇,但这些遭遇并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联系。这里,“诸偶缘”指的是那些看似偶合但实际上缺乏深刻内涵的关系和事件,而“实相非相偶”则表达了对这种关系的质疑,认为它们并不如表面上那样真实或重要。
“虽神如季咸,终亦失而走。” 这两句诗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季咸来强调,即便是具有高超能力的人物,终究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和时间的流逝。季咸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能够预知未来的人物,但即使如此,他仍旧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宿命论的一种哲学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偶然相遇的质疑和对生命短暂不可抗拒性的认同,展现了作者深邃的人生观念。王安石在这首诗中运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巧妙地传达了人生的复杂性和无常,同时也折射出他个人对于命运与努力之间关系的看法。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知公尚忆洛城中,醉里穿花满袖风。
花亦有知还有恨,今为红药主人翁。
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
祇将凫雁同为侣,不与龟鱼作主人。
投老归来一幅巾,尚私荣禄备藩臣。
芙蓉堂下疏秋水,且与龟鱼作主人。
明星惨澹月参差,万窍含风各自悲。
人散庙门灯火尽,却寻残梦独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