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安陆西楼

楼上华筵日日开,眼前人事祗堪哀。

征车自入红尘去,远水长穿绿树来。

云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尽别离杯。

无由并写春风恨,欲下郧城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每天楼上的宴会照常举行,眼前的世事却只能让人感到悲哀。
远行的车辆独自驶入红尘中,远方的流水穿过绿色的树林而来。
乌云和雨水遮蔽了歌舞的夜晚,山河之间充满了离别的酒杯。
无法一同写下对春光的遗憾,想要离开郧城,却又回头凝望。

注释

楼上:高楼之上。
华筵:豪华的宴席。
日日:每日。
人事:世间人事。
祗堪:只足以。
哀:悲哀。
征车:远行的马车。
红尘:世俗之地。
远水:远方的流水。
长穿:长久穿过。
绿树:绿色的树木。
云雨:风雨交加。
暗更:暗夜中。
歌舞伴:歌舞陪伴。
不尽:不断。
别离杯:离别之酒。
无由:无法。
并写:一同写下。
春风恨:对春天的遗憾。
郧城:地名,今湖北郧县。
首重回:回头再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旅人在楼上所见所感的诗句,语言质朴而情感丰富。"楼上华筵日日开"设定了一个高处赏景的意境,"眼前人事祗堪哀"则透露出诗人对眼下繁华与人世变迁的感慨。

"征车自入红尘去"和"远水长穿绿树来"两句,通过对比动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生活的无奈与向往。这里的"征车"意味着离别,而"远水长穿绿树"则是自然美景的映衬,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云雨暗更歌舞伴"描绘了一种在阴雨天气中依旧进行的欢乐场面,这里的"歌舞"可能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此同时,"山川不尽别离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离别的感伤。

最后两句"无由并写春风恨,欲下郧城首重回"中,"春风恨"暗示着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哀怨,而"欲下郧城首重回"则是诗人表达了再次启程的心情,可能是因为不得不离开,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无奈的情绪。整体来看,这几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写,流露出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与旅途生活的复杂感受。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答友人

诗家才子酒家仙,游宦曾依积水边。

窗户动摇三岛树,琴尊安稳五湖船。

罗浮道士分琼液,锦席佳人艳楚莲。

今日相逢朗吟罢,满城砧杵一灯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舒州献李相公

野人留得五湖船,丞相兴歌郡国年。

醉笔倚风飘涧雪,静襟披月坐楼天。

鹤归华表山河在,气返青云雨露全。

闻说万方思旧德,一时倾望重陶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越中寺居

迟客疏林下,斜溪小艇通。

野桥连寺月,高竹半楼风。

水静鱼吹浪,枝闲鸟下空。

数峰相向绿,日夕郡城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越中寺居寄上主人

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

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

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

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