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涧驿逢刘参戎

风尘满目塞门间,愧我书生鬓欲斑。

为问干戈何日定,不知江海几人还。

河声暮绕沙边驿,雪色晴看天外山。

全仗将军能破敌,莫令匹马近三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沙涧驿逢刘参戎》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通过描绘边塞景象和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风尘满目塞门间,愧我书生鬓欲斑”以“风尘满目”描绘边塞的荒凉与动荡,而“愧我书生鬓欲斑”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书生,面对国家动荡、战乱频仍,内心感到深深的自责与无奈。鬓发斑白象征岁月流逝,也暗含着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颔联“为问干戈何日定,不知江海几人还”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战争何时结束的疑问,以及对战乱中失去生命的哀思。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同时也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深感痛心。

颈联“河声暮绕沙边驿,雪色晴看天外山”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傍晚时分,河水环绕着沙边的驿站,雪后晴空,远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这样的景象既是现实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全仗将军能破敌,莫令匹马近三关”则表达了对国家将领的期待与信任,希望他们能够战胜敌人,保护国家的安全,避免战火蔓延至边境地区。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稳定的深切期盼,希望国家能够免于战乱,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和平的呼唤,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冷泉关次韵

关门落木忽惊秋,此地防边控上游。

为忆当年谁设险,转怜今日事堪愁。

云生霍巘高低见,雨涨汾河深浅流。

何处角声听不尽,赵城城外夕阳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葛双石兵宪转江西大参

旌旗遥指豫章城,楚水吴山几日程。

塞上勋名堪勒石,客中离别若为情。

路经匡阜双螺碧,舟入浔阳一镜平。

见说东南民力尽,应将抚字慰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日同谷司马游西河

风烟摇落九河秋,我辈携觞岂浪游。

欲向古今穷故道,还从天地乞沧洲。

沙凫暮有千群起,霜叶晴看两岸浮。

纵使乘槎上银汉,何如此处老渔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

草色潇然遍野城,高秋登眺雍门情。

丘墟那复论前代,变幻真堪笑此生。

魏豹坟边四履尽,淮阴垒外九河平。

古今俯仰元超忽,底事犹耽世上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