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沙涧驿逢刘参戎》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通过描绘边塞景象和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风尘满目塞门间,愧我书生鬓欲斑”以“风尘满目”描绘边塞的荒凉与动荡,而“愧我书生鬓欲斑”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书生,面对国家动荡、战乱频仍,内心感到深深的自责与无奈。鬓发斑白象征岁月流逝,也暗含着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颔联“为问干戈何日定,不知江海几人还”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战争何时结束的疑问,以及对战乱中失去生命的哀思。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同时也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深感痛心。
颈联“河声暮绕沙边驿,雪色晴看天外山”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傍晚时分,河水环绕着沙边的驿站,雪后晴空,远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这样的景象既是现实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全仗将军能破敌,莫令匹马近三关”则表达了对国家将领的期待与信任,希望他们能够战胜敌人,保护国家的安全,避免战火蔓延至边境地区。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稳定的深切期盼,希望国家能够免于战乱,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和平的呼唤,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