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小隐为孙叔瑜赋

我从天上归烟霞,偶过溪南小隐家。

溪头昨夜雨新歇,浦口水生浮钓槎。

十年江海狂游迹,暂尔还乡反如客。

沙鸥野鸟忽相逢,总是当年旧曾识。

明朝又欲去朝天,身在龙楼凤阁边。

回首溪南何处是,夜深梦落洞庭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天界归来,偶然拜访溪南一位隐士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首句“我从天上归烟霞”,以浪漫的笔触开篇,诗人仿佛从仙境归来,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接着,“偶过溪南小隐家”则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而隐逸的世界,暗示了诗人与隐士之间可能存在的精神共鸣。

“溪头昨夜雨新歇,浦口水生浮钓槎”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雨后溪流的清新与生机,以及水面漂浮的钓鱼船,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这种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十年江海狂游迹,暂尔还乡反如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游历生涯的回顾,以及对故乡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曾经在江海间自由翱翔,体验了人生的广阔与自由;另一方面,短暂回到家乡,却发现自己仿佛成了过客,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身份转变的思考。

“沙鸥野鸟忽相逢,总是当年旧曾识”一句,通过与自然界的生物相遇,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过往记忆的追寻。这些熟悉的生灵,仿佛是老友重逢,勾起了他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最后,“明朝又欲去朝天,身在龙楼凤阁边。回首溪南何处是,夜深梦落洞庭船”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他即将离开,前往更远的地方,但心中始终怀念着那片溪南之地,以及那里的隐士和自然风光。夜晚的梦境,将他带回了洞庭湖畔,与过去的自己重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回忆、身份转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坡画竹为周仲辉题

眉山一代称文雄,落笔往往凌长虹。

时将书法作画法,墨花洒出皆神工。

一枝老干欺霜雪,数叶翛翛更清绝。

俨如端笏立朝时,馀子纷纷莫能折。

至今看画精爽生,恍疑玉局攀云軿。

诗成拜写发长叹,南山一带横空青。

形式: 古风

题竹根道人

早年曾作长安客,游遍东城与南陌。

老来却秉岁寒心,情与竹君相莫逆。

平生遇竹成久留,不异当年王子猷。

词人为作竹根传,饱食渭川千亩秋。

迩来归卧吴山久,白发萧萧心不朽。

兴酣按节竹间歌,却笑吴兴馋太守。

形式: 古风

白云窝

君家昔在吴山住,俗客长年少来去。

我因登眺远相寻,直到白云最深处。

怜君所寓多清幽,云为台榭雪为楼。

但解此身居混沌,不知人世换春秋。

采药云随身,读易云依座。

閒到白云吟,醉拥白云卧。

石鼎茶香午梦回,白云犹自未曾开。

柳絮一天风不卷,梨花万树月初来。

莫论柳絮风,难比梨花月,容易飘零容易缺。

何如白白山中云,晨夕相看自怡悦。

自怡悦,人谁知,白云本与无心期。

飘然辞云下山去,佩琴携鹤游京师。

寄迹京师逾十载,白云缥缈长不改。

济人未了竟忘归,故山猿鹤应相待。

我去君来二十春,今朝那复又逢君。

何时共买东风棹,相与还山访白云。

形式: 古风

送人还江西

清江水浸芙蓉花,君来别我将还家。

知君家在临川住,十载从宦游京华。

职居宗正掌清近,亲见玉牒滋仙葩。

圣恩如天浩无际,特赐休老寻烟霞。

都门祖饯拥冠盖,有琴在囊书在车。

到家山水想依旧,西风落木秋更佳。

晓窗一枕梦初破,忘却厅鼓趋晨衙。

山田霜降稻新刈,晴溪水涸鱼堪叉。

陶然醉卧菊篱下,人生此乐真无涯。

二疏荣归难独美,朝野叹羡良非誇。

惭余未遂报明主,敢忆五湖乘钓槎。

赋诗赠君西别去,侧身东望空长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