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鼎臣所作,名为《余去冬赴南阳过尉氏以不获见孙少魏为恨近于同僚处见孙诗次韵寄之》。诗中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未能见到友人孙少魏的遗憾之情,通过与诗客和舞童的互动,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未来能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之人的期待。
首联“发如黑漆未成翁,野鹤孤高不受笼”以形象的比喻,将诗人未老先衰的形象与孤独的野鹤相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洁。颔联“踠足自疑天宇隘,举鞭可但冀群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感到束缚,渴望自由飞翔,却只能举起鞭子,期盼着能与他人共同飞翔。
颈联“闲吟秀句邀诗客,自协新声按舞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与热情,他通过吟诵美妙的诗句邀请诗人为伴,同时也能与孩童一同欣赏新的音乐,体现了其广泛的兴趣与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已卜异时干典谒,莫嫌俗士不教通”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结识更多的贵族或重要人物,并且不因自己是“俗士”而感到羞愧或被排斥,展现出其自信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诗歌艺术的热爱,还蕴含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社会地位的坦然接受,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