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操扬琴奏,名翚拂扇尘。

其文伊洛地,厥贡越裳人。

几为郎官集,还因今邑驯。

山梁时饮啄,媒翳莫朝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野鸡挥动琴弦起舞,华丽的雉鸟拂去扇上的灰尘。
它的文化源自伊水和洛水之地,贡品来自遥远的越裳之人。
它曾被选入郎官之列,如今在本地成为家禽。
在山间桥梁上偶尔觅食饮水,媒鸟不再亲近它。

注释

雉操:野鸡起舞。
扬琴:挥动琴弦。
名翚:华丽的雉鸟。
拂扇尘:拂去扇上的灰尘。
伊洛地:伊水和洛水之地,古代中原文化中心。
厥贡:贡品。
越裳人:古代南方的越裳国居民。
郎官集:郎官群体,古代官职之一。
今邑驯:现在的地方驯养。
山梁:山间的桥梁,比喻野外。
饮啄:觅食饮水。
媒翳:媒鸟,指传递信息的鸟类。
莫朝亲:不再亲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和高洁的情操。开篇“雉操扬琴奏”即设定了一个高雅的场景,雉鸟以其清脆的声音伴随着琴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名翚拂扇尘”则继续这种优雅的情调,翚是羽毛华丽的鸟,比喻诗人的才华和修养,用羽扇轻拂尘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待世俗纷争的态度。

“其文伊洛地,厥贡越裳人”一句,通过对古代文化中心——伊洛(即伊水、洛水流域,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以及远方的越裳之地(指南方或东南沿海地区)的引用,展示了诗人的广博学识和胸怀。这里“文”、“贡”两字,用来强调文化传承与物质贡献相结合的重要性。

“几为郎官集,还因今邑驯”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态度,虽曾参与朝廷的聚会(郎官集),但最终选择归隐,原因是因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这里的“还因”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退让的情绪。

“山梁时饮啄,媒翳莫朝亲”则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山梁之上,偶尔举杯饮酒,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自由。而“媒翳莫朝亲”表达的是诗人对世间纷争和人情冷暖的超脱态度,不愿再去介入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匣照光芒里,熏炉想像间。

营巢登大岁,采粟上仙山。

玉璞惊心起,星河尽力还。

上林无限树,枯蘖莫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未辨吴宫鹭,谁收骆越铜。

抑扬三今内,和乐五音中。

美玉随天仗,灵夔集帝功。

雷门休冒布,方叔笑愚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高山多蛰兽,尔族载声诗。

赵梦膺天命,周畋得帝师。

当前忠至矣,碎掌果于斯。

好俟东胡献,神灵锡祐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庄籁知天理,虞韶见帝心。

轻清杨柳曲,和乐凤凰音。

翼展编筠密,中虚镂玉深。

吴门休鼓腹,仙侣好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