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四首(其十六)

饰媵为嫁女,饰椟为卖珠。

女弃珠亦投,我贱彼反须。

邹生述神怪,本与仁义俱。

王侯骇谈端,拥彗争先趋。

古道委榛莽,淫词滥笙竽。

遂令燕齐士,拭舌谈怪迂。

鲍鱼腥沙邱,巫蛊乱鼎湖。

哀哉一言失,胪传多贱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史二十四首(其十六)》,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诗中以“饰媵为嫁女,饰椟为卖珠”开篇,运用比喻手法,揭示了社会上为了追求名利而牺牲道德的现象。接着,“女弃珠亦投,我贱彼反须”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强调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评价之间的矛盾。

随后,诗人引用邹衍的故事,说明古代仁义之道与神怪之说并存,但王侯贵族却对此感到震惊,并争相趋附。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观念的忽视和对奇异现象的盲目崇拜。紧接着,诗人批判了传统道德的衰败,指出古道被荒芜,淫词滥调充斥,使得燕齐之地的士人也变得言辞怪异,失去了正直的言论。

最后,“鲍鱼腥沙丘,巫蛊乱鼎湖”形象地描绘了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沦丧如同鲍鱼腐臭,巫术邪说泛滥如鼎湖之水。诗人感慨于“一言失”,即一个错误的言论,导致了“胪传多贱儒”,即许多原本应受尊敬的学者被贬低为低俗之徒。整首诗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道德滑坡、文化风气败坏的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道德重建的渴望。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四首(其十七)

高冈至神凤,此迹旷千年。

明穆岂不会,要非彼所贤。

伯鸾初处室,耕织咏遗编。

容裔来上京,超遥观八埏。

道消谢尼父,心结求鲁连。

避地固知几,赁舂亦中权。

五噫满天地,散入皋亭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史二十四首(其十八)

云屋艳神仙,垂罗隔烟雾。

玉阶夭桃花,无情亦见妒。

婉彼管与赵,故年将薄姬。

逝存贯霜心,耻斗朝日姿。

双飞既连娟,独立犹低垂。

珠玉语尘沙,馀光莫照之。

君前咥咥笑,此笑甚于悲。

蒙恩相顾问,贵贱随声移。

感此一寸心,为诵王睢诗。

后世逞淫昏,燕燕吁堪危。

形式: 古风

咏史二十四首(其十九)

陶公经世士,拥怀在田畴。

如彼江湖滨,频代济者愁。

人无访诸葛,我亦傲檀侯。

寄此醉醒间,以听时运流。

如何啖名子,捷径横山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史二十四首(其二十)

神龙非腾蛇,伸屈繇我身。

天飞苟无时,旷世藏其鳞。

庞公生汉季,道与唐虞邻。

堂堂刘荆州,可望不可亲。

朅来床下客,乃是隆中人。

叹息三分画,而后知其因。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