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子中待制

两翁留滞各皤然,人笑迂疏老更坚。

共把鹅儿一樽酒,相逢卵色五湖天。

江边遗爱啼斑白,海上先声入管弦。

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两位老翁滞留在此,头发花白,人们笑他们迂腐疏阔但更加坚定。
他们共享一只鹅儿美酒,相遇在这五湖天色之中。
江边还残留着他们的爱意,那声音如斑驳的白发般凄凉,融入了管弦乐中。
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像陶渊明那样写下归隐之诗,高歌长啸在老去的斜川边。

注释

两翁:两位老人。
留滞:停留。
各皤然:各自头发花白。
人笑:人们笑。
迂疏:迂腐疏阔。
老更坚:却更加坚定。
共把:共同举杯。
卵色:五湖的天空。
五湖天:泛指广阔的天地。
江边:江畔。
遗爱:遗留的爱意。
斑白:斑驳的白色(形容声音苍老)。
海上先声:江海之声的先兆。
渊明:陶渊明。
赋归去:写归隐诗。
浩歌长啸:高歌长啸。
老斜川:斜川,陶渊明诗中的地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山水间畅饮欢歌的情景。诗中“两翁留滞各皤然”描绘出两个老者相对而坐的温馨画面,“人笑迂疏老更坚”则表达了世人的误解,他们认为老者之间的交往可能显得迟缓和不够敏捷,但实际上这种关系更加坚固。诗人与友人共同享用“鹅儿一樽酒”,在五湖天地间相逢,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自在。

“江边遗爱啼斑白”可能是指沿江留恋的情感如同白发般纯净而深远,“海上先声入管弦”则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的声音如音乐般回荡在大海之上。最后,“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表达了诗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心灵的慰藉,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生命旅途中的坦然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自然和生命态度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

老去心灰不复然,一麾江海意方坚。

那堪黄散付子度,空羡苏杭养乐天。

病肺一春难白酒,别肠三夜绕朱弦。

群仙正欲吾归去,共把清风借玉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留别蹇道士拱辰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从生。

何时返吾真,岁月今峥嵘。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

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

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

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其一)

半熟黄粱日未斜,玉堂阴合手栽花。

却寻三十年前味,未饭钟时已饭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其二)

梦觉还惊屧响廊,故人来炷影前香。

鬓须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