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项判官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江边渡口,可以看到洲渚上衰败的芦草,以及江桥上飘落的枫叶,午潮已过,送君于江畔渡口。
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
我们两人年龄相差十岁,但亲如兄弟,初识时,都还是没有官职的学子。千里迢迢来此,并非受白璧招聘,贪图荣华富贵。
握手祝君多多保重身体,将来定能美服华车,前途无量。

注释

山鸟:指一种捕食小虫的禽鸟,俗称“山鸡”,又名“鸡头鹃”,它鸣叫时的声音为“泥滑滑”(滑,在这里读作“古”),南方人也就称这种鸟为“泥滑滑”。
泥滑滑:山鸟鸣声。
萧萧:马鸣声。
白璧招:典出“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事,即以白璧招聘。
强饭:努力加饭,即保重身体。
华簪:华,美也;簪,发簪。
即华丽的服饰。
鸡翘:鸾旗车的俗称。
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送项判官》。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朋友告别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先,“断芦洲渚落枫桥”一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景象,给人以萧瑟之感。这里的“断芦洲”和“枫桥”,构成了一个分离即将发生的情境。接着“渡口沙长过午潮”则透露出行旅者在渡口等待时光的漫长与无奈。

接下来的“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两句,则更加深化了这种离别之情。山间的鸟鸣声和路上的行人与马匹的声音,共同编织出了一幅秋高气爽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相知相惜。这里的“十年长自青衿识”,指的是两人之间长久以来的交往;而“千里来非白璧招”,则是说尽管彼此相隔遥远,但内心中依然珍视着这份情谊。

最后,“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这里的“握手祝君能强饭”,表达了希望朋友能够在生活中坚持自己的节操和信念;而“华簪常得从鸡翘”,则是在比喻朋友的才华和品格,如同精致的华丽发簪,总能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情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体现了王安石个人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真州吴处厚使君

江上斋船驻彩桡,鸣笳应满绿杨桥。

久为汉吏知文法,当使淮人服教条。

拱木延陵瞻故国,丛祠瓜步认前朝。

登临莫负山川好,终欲东归听楚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陶氏妇兼寄纯甫

云结川原暗,风连草木萎。

遥瞻季行役,正对女伤悲。

梦事中千变,生涯老百罹。

更惭无道力,临路涕交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崔左藏之广东

怪石巉巉上泬寥,昔人于此奏箫韶。

水清但有嘉鱼出,风暖何曾毒草摇。

今日淹留君按节,当时嬉戏我垂髫。

因寻旧政询遗老,为作新诗变俚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梅龙图

子真家世子云乡,风力才华岂易当。

回首古人多隐约,致身今日独辉光。

谟明久合分三府,治剧聊须试一方。

从此政成何所报,百城无事祇耕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