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左藏之广东

怪石巉巉上泬寥,昔人于此奏箫韶。

水清但有嘉鱼出,风暖何曾毒草摇。

今日淹留君按节,当时嬉戏我垂髫。

因寻旧政询遗老,为作新诗变俚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奇形怪状的石头高耸在空旷中,古人曾在这里演奏美妙的音乐。
水清澈见底,只有优良的鱼儿游出,风和日暖,从未有毒草摇曳。
如今我逗留此地,遵循你的节奏,当年我们无忧无虑地玩耍,我还是个孩童。
我寻找过去的政事,询问年迈的老人,以此为灵感,创作新的诗歌,改变成通俗的民谣。

注释

怪石巉巉:奇特险峻的石头。
泬寥:空旷寂静。
昔人:古人。
箫韶:古代的优美音乐。
嘉鱼:优良的鱼。
毒草:有害的草。
摇:摇摆。
今日:现在。
淹留:逗留。
君:你。
按节:遵循节奏。
垂髫:童年时期。
遗老:年老的人。
俚谣:民间流传的通俗歌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过去文化传统的追寻与创新。

首句“怪石巉巉上泬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奇特的山石景象,"昔人于此奏箫韶"则是说古人在这座山上吹奏着箫韶,展现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历史画面。

接下来的“水清但有嘉鱼出”和“风暖何曾毒草摇”,诗人用清澈的水质与温煦的风光来强调这里环境之美好,显示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

中间两句“今日淹留君按节,当时嬉戏我垂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度时光,"淹留"和"嬉戏"两个动作词汇展示了深厚的情谊和悠闲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因寻旧政询遗老,为作新诗变俚谣”则表现出诗人对过去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继承,同时也有创新之意,想要通过新的文学创作来传承和发展这些文化精髄。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反映出了他对于历史文化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梅龙图

子真家世子云乡,风力才华岂易当。

回首古人多隐约,致身今日独辉光。

谟明久合分三府,治剧聊须试一方。

从此政成何所报,百城无事祇耕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章宏

道合由来不易谋,岂无和氏识荆璆。

一川浊水浮文鹢,千里轻帆落武丘。

身退岂嫌吾道进,学成方悟众人求。

西风乞得东南守,杖策还能访我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萧山钱著作

才高诸彦故无嫌,兄弟同时举孝廉。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

灵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帘。

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谁敢慢陶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送董传

悠悠陇头水,日夜向西流。

行路未云已,归人空复愁。

文章合用世,颜发未惊秋。

一听秦声罢,还来上国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