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汤对雪

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

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

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北风吹动乌云,乌云中飘落雪花。
雪花忽然消散,乌云显得凄厉无比。
还未见到温泉冰封,怎能知晓火山已熄灭火焰。
吉祥的征兆确实在此,或许能带来喜悦的心情。

注释

北风:寒冷的北风。
同云:乌云。
白雪:雪花。
乍:突然。
惨烈:凄厉。
温泉:温暖的泉水。
冰:结冰。
火井:火山口。
表瑞:吉祥的象征。
庶几:或许。
怡悦:愉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雪后初春的景象,通过北风、同云和白雪构建了一个苍凉而壮观的画面。北风是冬日的象征,它吹拂着天空中的云朵,使得这些云化作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

诗人通过“乍回散”的字眼,表现出雪花落下后又逐渐消散的情景,这种变化反映了自然界的无常,也许在隐喻着世事的变迁和人的无力感。同云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可能代表着某种情感或心境的起伏。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这两句,则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温泉与北风雪,火井与寒冷),强调了季节变化和自然力量的巨大。这里的温泉不仅是温度上的对比,更可能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而火井之灭则可能隐喻着热情与活力的消逝。

最后两句“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景象的欣赏之情。这里的“表瑞”指的是外在美好的事物呈现,“庶几”则是希望能够持续的意思。这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中美好的发现时的心境,既有敬畏之心,也有对美好事物持续存在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和风的描写,以及对温度与生命力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74)

李隆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 生卒年: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相关古诗词

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

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

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

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

讲学试诵论,阡陌劝耕桑。

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

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

讼狱必以情,教民贵有常。

恤茕且存老,抚弱复绥强。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赐道士邓紫阳

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

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

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形式: 五言律诗

鹡鸰颂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

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

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形式: 四言诗 押[鱼]韵

好时光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形式: 词牌: 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