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赠三首用前韵(其一)

吾爱李太白,金銮供奉回。

钓船坐明月,宫锦赐新裁。

骑鲸忽不见,怀抱向谁开。

举杯问青天,恐被浮云猜。

明月千载恨,谪仙千古才。

古风坐扫地,此事亦堪哀。

我非能诗者,君意莫徘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再赠三首用前韵(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深深敬仰与怀念之情。

首句“吾爱李太白”,直接点明了对李白的喜爱之情。接着,“金銮供奉回”描绘了李白在宫廷中的身份与地位,暗示了他的才华横溢和受到的尊崇。随后,“钓船坐明月,宫锦赐新裁”两句,运用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李白在月下垂钓的闲适生活以及皇帝对其才华的认可,通过“宫锦”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李白的非凡之处。

“骑鲸忽不见,怀抱向谁开”两句,以“骑鲸”这一典故,形象地表达了李白的离世,同时也暗示了他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接下来,“举杯问青天,恐被浮云猜”则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李白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困惑。

“明月千载恨,谪仙千古才”两句,将对李白的怀念上升到历史的高度,赞美了李白的才华与不朽的精神。最后,“古风坐扫地,此事亦堪哀”表达了对李白逝世的哀悼之情,并指出李白的离去使得古代的风雅之气不再,令人感到悲哀。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李白生平与作品的追忆,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李东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将对李白的敬仰之情融入字里行间,使得这首诗成为后人缅怀李白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再赠三首用前韵(其二)

吾怜贾浪仙,寂寂长安居。

藜羹与粝饭,婢仆日相俱。

出门寡俦侣,独跨短尾驴。

年年祭诗卷,忽忽岁仍除。

浊醪不过墙,故人但空书。

粱肉者谁子,斯人食无馀。

古来风流士,弃置天一隅。

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形式: 古风

再赠三首用前韵(其三)

吾怜孟东野,诗思老愈僻。

一吟双眉皱,见者意不适。

偶逢韩昌黎,倾倒慰孤寂。

君才不须猜,而我有愧色。

我诗调屡改,清苦近一载。

君诗十年前,散落满湖海。

永怀苦雨夕,联句意可采。

三复斗鸡篇,斯人今安在。

形式: 古风

春至

儿女喜春至,竞为桃李颜。

主人坐中堂,对食不能餐。

寡妻问何为,良久方出言。

东邻不衣褐,西舍无炊烟。

农家望春麦,麦种不在田。

流离遍郊野,骨肉不成怜。

嘉辰忽不见,城市转萧然。

高楼杂弦管,此事十年前。

形式: 古风

读书

新岁草木茂,去陈茁其初。

人生天地间,而与此类殊。

生年日已长,问学日已疏。

扣之无所有,安用七尺躯。

刘公笑欧九,轼辈当何如。

况我所得者,沧溟之一盂。

躬行圣所贵,记诵乃繁芜。

自古识字人,嗟嗟扬子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