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象云与二三同人见访有寄

得君书后病颜开,云拉同人访我来。

在路不妨冲雨雪,到山还免踏尘埃。

吟沈水阁何宵月,坐破松岩几处苔。

贫舍款宾无别物,止于空战大尊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李昭象云与二三同人见访有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朋友来访时的喜悦和款待。

"得君书后病颜开",一句点出了诗人在收到朋友来信之后,心中的喜悦之情,如同久病初愈一般。接下来的"云拉同人访我来",则描绘出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看望的场景,显示了深厚的情谊。

第三、四句"在路不妨冲雨雪,到山还免踏尘埃",诗人表达了一种不畏艰难、不避风霜的心态,无论是雨雪还是泥泞,只要能见到朋友,都愿意付出一切。这里的“到山”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居所在山中,而“免踏尘埃”则是对来访之人的一种尊重,表示愿意为他们提供清净的环境。

"吟沈水阁何宵月,坐破松岩几处苔"这两句,则描绘出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情景。沈水阁可能是指诗人的书房或居所之一角,而“何宵月”则是一种时间的表述,意指深夜。"坐破松岩几处苔"则透露出他们在自然中漫谈,甚至是在破旧的松岩旁边,长满了苔藓的地方小憩。

最后两句"贫舍款宾无别物,止于空战大尊罍",表达了诗人虽然家境清贫,但仍然热情款待朋友。"止于空战大尊罍"中的“空战”可能是指一种古代的酒具,而“大尊罍”则是一种盛酒的容器,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无论如何都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款待朋友,即使家中再贫寒。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情厚谊的情感,以及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近试投所知

白发随梳落,吟怀说向谁。

敢辞成事晚,自是出山迟。

拟动如浮海,凡言似课诗。

终身事知己,此外复何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闲居书事

竹门茅屋带村居,数亩生涯自有馀。

鬓白祗应秋鍊句,眼昏多为夜抄书。

雁惊风浦渔灯动,猿叫霜林橡实疏。

待得功成即西去,时清不问命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闲居即事

形觉清羸道觉肥,竹门前径静相宜。

一壶村酒无求处,数朵庭花见落时。

章句偶为前辈许,话言多被俗人疑。

一枝仙桂如攀得,祗此山前是老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依韵次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

天上诗名天下传,引来齐列玉皇前。

大仙录后头无雪,至药成来灶绝烟。

笑蹑紫云金作阙,梦抛尘世铁为船。

九华山叟惊凡骨,同到蓬莱岂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