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南宗东岩四首(其三)

新阳一信迸黄钟,春到分枝若木丛。

天为万人生李晟,朋来三寿颂僖公。

松林古佛烧香报,粟洞群仙注福同。

欲识东岩长寿相,只看台背更方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新春的气息如钟声般激荡,春天的到来使得万物生机勃勃如同丛生的若木。
天空仿佛为了众生的福祉而孕育了李晟,朋友们聚在一起庆祝,歌颂僖公的美德。
在古老的松树林中,古佛焚烧香火祈福,众仙子也一同赐予祝福。
想要了解东岩长寿的秘密,只需观察那山崖背后,那里有双更显智慧的瞳孔。

注释

新阳:新春的阳光。
黄钟:古代乐器,象征宏大。
若木丛:比喻繁茂的树木。
李晟:可能指代吉祥或有福气的人物。
三寿:三次祝寿,表示长寿。
僖公:历史上的君主,此处可能象征尊贵。
松林:古老的森林。
粟洞:可能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注福:赐予祝福。
东岩:地名,可能寓意长寿之地。
方瞳:方形的眼睛,形容智慧或神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寿南宗东岩四首》之三。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山林景象,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来表达对人长寿的祝愿。

“新阳一信迸黄钟”一句,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将春天的阳光比喻为一声清脆的钟声,给人以生机和希望的感觉。“春到分枝若木丛”则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树木繁茂的情景。

“天为万人生李晟”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宇宙万物共生的哲思,将自然界的生长与人类的生命相联系。“朋来三寿颂僖公”则是对某位尊者(僖公)的敬仰和祝福,希望他能享有天赋人间的三大寿星之福。

“松林古佛烧香报”一句,以松林古佛的香烟直达青云,象征着愿望与祈求得以实现。“粟洞群仙注福同”则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仙人们共同祝愿和分享幸福。

最后,“欲识东岩长寿相,只看台背更方瞳”两句诗,将东岩的美丽景色与长寿的理念联系起来,表达了希望通过观赏自然之美来领悟长寿的秘密。这里的“方瞳”指的是一种平静、深邃的眼神,也暗示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永恒。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命长久和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寿南宗东岩四首(其二)

杉风萝月读书楼,藜杖分光夜校雠。

双璧连科天启齿,一珠照座客回头。

金闺通籍传芳信,綵袖称觥衬雅讴。

浪说锦屏家庆好,银潢元有此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寿南宗东岩四首(其一)

公是昆台紫府仙,中间一念堕尘缘。

小猿驿口霜生甑,白鹤岩前月满船。

诗太迫人清似水,琴真知我直如弦。

年来族老晨星少,独鲁灵光尚岿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良月朔郊行问讯梅菊

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剩喜月为良。

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准备霜。

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已无肠。

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陈方大弟宏父将省侍潮阳以诗约别

逆旅频连风雨床,归来踪迹两参商。

谁知才隔路三舍,不似相从天一方。

壶山白认梅将雪,潮水黄知菊已霜。

便去也须留驿道,欲携斗酒话彷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