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晚岁朝真隐,皇情谅不违。
辞家五十载,今日复东归。
祖帐临青道,天章降紫微。
顾嗟轩冕者,谁与比光辉?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对其内容的鉴赏可以看出诗人是在送别一位官员贺秘监归隐。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情感。
开篇“晚岁朝真隐”表达了诗人对于贺秘监选择在晚年隐居的理解和赞赏,认为这种选择是追求心灵的真正自由和宁静。“皇情谅不违”则表明贺秘监的决定与皇帝的心意相合,没有违背朝廷的期待。
“辞家五十载”揭示了贺秘监离开家庭和俗世生活已经很久,时间长达五十年,这是对其坚守官职、不离不弃的一个肯定。“今日复东归”则意味着在漫长岁月后,他终于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
“祖帐临青道”中的“祖帐”指的是家谱或宗族的象征物,而“临青道”则描绘出贺秘监回归之时,家族遗迹依然如旧。紧接着的“天章降紫微”则是对其官位和地位的一种比喻,“紫微”指的是皇帝所居之处,这里暗示着贺秘监在朝廷中的高贵地位。
最后两句“顾嗟轩冕者,谁与比光辉?”表达了诗人对于贺秘监功绩和声望的赞誉,以及对其难以找到匹敌的人物的感慨。这里,“轩冕”指的是车盖和冠冕,是古代帝王或高官的象征,而“光辉”则形容其德行和业绩之明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贺秘监晚年归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贺秘监一生功绩的尊敬与怀念,以及对于他选择归隐生活的理解和赞赏。
不详
猛炽燄中人有路,旋风顶上屹然栖。
镇常历劫谁差互,杲日无言运照齐。
宫殿沈沈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君家在四明,崇道复遗荣。
霓服辞丹禁,天文诏玉京。
义方延永锡,真箓受长生。
举手都门外,白云江上行。
能以郡中暇,不遗尘外踪。
啸俦得鸳鸯,探策入云松。
缘径历空际,望崖来剑峰。
况当会天人,复此陈歌钟。
贱子固多癖,偶兹安一峰。
步林欣有适,筑室幸可容。
宁期樵牧处,忽与轩盖逢。
仰荷高兴属,俯惭危磴重。
攀幽破岩霭,践滑触苔封。
秋景山光动,寒丛菊艳浓。
赏心惬觞酌,逸韵陶襟胸。
仍叨勒名字,永纪今所从。